世良情感网

新能源

油车是所有汽车里面最好的。1、电车,油车一箱油跑400-500公里能接受,电

油车是所有汽车里面最好的。1、电车,油车一箱油跑400-500公里能接受,电

油车是所有汽车里面最好的。1、电车,油车一箱油跑400-500公里能接受,电车充一次电跑400-500公里反而大家都说续航太短?因为油车显示能跑400-500公里,实跑跟这个公里数接近,而电车充一次跑400-500公里,实际打个八折左右,再开个空调可能连七折都不到,当车辆强制保电,实际可能连300公里都不到,充电5分钟实跑100公里都难,而油车加油5分钟,续航里程翻几倍,电车的优势在于加速,静音,消耗,功能强大,但续航持久性不及油车。2、插电混动,上绿牌,购置税优惠,可电可油,续航相对于纯电车有了很大的提升,燃油经济性好于传统油车,但双动力系统维护成本高,纯电续航要耗尽时,发动机强制介入,躁音大,能耗消耗大,低配车型缺乏快充功能,充电慢,如果只使用纯油,油耗比传统油车更要高,插电混动优势在于纯电驱动模式下驾驶体验媲美纯电车,续航里程长,没有纯电动车续航上的焦虑感。3、增程式电动车车身较重,纯电驱动,依靠内燃机,不过度依赖充电桩,但能量的转换存在着较大浪费,高速,长途油耗高,市场喜爱度不及纯电,插混。4、油车可靠性高,寿命长,场景适用性广,市场拥有率高,人气高,维修保养,加油方便,三五分钟的加油时间给予了车主莫大的出行底气,缺点智能化,配置方面不及新能源汽车,汽油价高,成本不具备经济性,但是与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费用算不起来,不算什么,综合使用成本甚至低于同级新能源车型,所有动力车型综合王者。
我注意到一件事,口口声声说拒绝发动机的新能源车企们,都在车上安装了发动机。比如

我注意到一件事,口口声声说拒绝发动机的新能源车企们,都在车上安装了发动机。比如

我注意到一件事,口口声声说拒绝发动机的新能源车企们,都在车上安装了发动机。比如小鹏汽车现在做起了增程式,极狐和智己开始搞起了混动。唯一一个特别的就是蔚来,旗下没有混动车,也没有增程式汽车。原因就是蔚来是以换电为主,换电的速度已经和燃油车差不多了,这时候若在车里面加装发动机,搞什么混合动力系统,就相当于打了自己的耳光,相当于承认了换电模式还不如混动模式。这对蔚来来说是绝不能接受的。不过其他的新能源车企却没有这样的顾虑,人家想加装就加装,无非就是把之前的话推翻了而已。以后这个世界上也注定了是多种能源形式并存,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地区需要不同的能源形式,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发展的更好。
你敢信吗?吉利每卖一辆车赚11100元比亚迪每卖一辆车赚8500元上

你敢信吗?吉利每卖一辆车赚11100元比亚迪每卖一辆车赚8500元上

你敢信吗?吉利每卖一辆车赚11100元比亚迪每卖一辆车赚8500元上汽集团每卖一辆车赚3100元!奔驰每卖一辆车赚54400元特斯拉每卖一辆车赚60000元广汽集团每卖一台车赚1800元今年的3月份广汽丰田,正式上市了一款纯电驱动的紧凑级SUV-﹣铂智3X,售价10.98万元起![玫瑰]铂智3X的车头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带有分体式大灯,上面则是一条流线型弧刃贯穿灯,非常有辨识度。[玫瑰]电池方面:电池新国标,将安全标准从"被动逃生"升级为"主动防护",但市场仅少数车型达标,而铂智3X的电池系统已提前满足,2026年7月1日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铂智3X以其卓越的电池安全性能,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安心。1)铂智3X采用了丰田最新的电池防护技术,通过创新的电池包结构设计和先进的热管理系统,实现了三大突破:单一电芯热失控后24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相邻电芯不会引发连锁反应;电池寿命较行业标准提升20%。2)铂智3X的电池包采用了陶瓷隔膜,能承受200℃以上的高温。电池包周围还加装了高强度钢梁,能在车辆侧面被撞时,把碰撞力分散到车身,保护电池包不受伤害。电池管理系统能时刻监控电池温度,一旦发现异常,马上自动断电、冷却,保证不会出现危险明火。[玫瑰]选择铂智,就是选择大厂的可靠与安心。它用实力证明,电车时代,品质与科技缺一不可。智电科技看广丰
雷总高度赞扬特斯拉!原来他们早就把ModelY拆开研究过,这一拆才发现

雷总高度赞扬特斯拉!原来他们早就把ModelY拆开研究过,这一拆才发现

雷总高度赞扬特斯拉!原来他们早就把ModelY拆开研究过,这一拆才发现,车体压铸工艺确实牛,连焊点都比普通车少了一大半拆车这事儿看着简单,其实跟咱们小时候拆玩具四驱车一个道理啊不把每个零件摆桌上研究透了,谁敢说自己真学会了?前两天看修车厂师傅聊有些新能源车底盘结构,那真是一体成型件多到眼花,怪不得说现在造车越来越像拼乐高说到这儿想起个事儿现在连隔壁老王家孩子都知道,手机主板拆开能分出二十多层结构,搁十年前谁能想到?技术发展太快了,不跟紧点真得被甩出八条街!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连街边手机维修摊都能给你讲半小时芯片封装技术,这全民硬核科普的劲儿可真够吓人的
一觉醒来,车圈沸腾了!1、自2026年1月1日起,购买新能源车需缴纳一半的购

一觉醒来,车圈沸腾了!1、自2026年1月1日起,购买新能源车需缴纳一半的购

一觉醒来,车圈沸腾了!1、自2026年1月1日起,购买新能源车需缴纳一半的购置税。2、自2026年7月1日起,“不起火、不爆炸”成强制国标,新增底盘碰撞测试,以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对于任何车企来说,必须坚持品质保证、安全防护才能在竞争性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在纯电汽车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在琳琅满目的车型中,寻得一款真正值得托付的安心座驾?6月10日,一汽丰田bZ5以一场震撼业界的"水陆空"极限安全试炼,给出了教科书级的答案。当bZ5驶入积水路段,0.6米至1.35米的积水如同天然考场。即便浸泡长达一小时,它依然保持着潜水艇般的从容:三电系统密不透风,电池包在水中纹丝不动,杜绝任何泄漏短路风险。尤为关键的是,当意外导致全车断电,机械式车门把手依然能被轻松开启,为生命通道预留可靠保障。从6米高空自由坠落的瞬间,仿佛是命运的终极考验。bZ5如同无畏的空中战士,落地时座舱结构完整如初,车门开合自如。1500MPa级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构筑的铠甲车身,将冲击力完美化解,电池系统更是保持零变形、零位移,展现出坚不可摧的硬核实力。回归陆地战场,高速侧面碰撞、挖掘机挖斗的猛烈冲击接踵而至。bZ5凭借四大安全冗余技术,如忠诚卫士般迅速稳定车身,有效避免失控爆冲。即便承受巨大撞击,车门依然可正常开启,底盘与座舱完好无损,将被动安全性能发挥到极致。除了极致安全,一汽丰田bZ5更以"无虚标"的真实价值重新定义纯电出行。在续航、配置与品质的平衡中,它堪称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纯电时代,bZ5就像一座闪耀的灯塔,以硬核实力与真诚态度,为消费者照亮安心购车之路。
特斯拉真的是在一直优化升级,电池度数不变的情况下,续航提升了!图一焕新Mo

特斯拉真的是在一直优化升级,电池度数不变的情况下,续航提升了!图一焕新Mo

特斯拉真的是在一直优化升级,电池度数不变的情况下,续航提升了!图一焕新ModelY四驱长续航719km图二焕新ModelY四驱长续航750km通过优化设计调整电池模组的生产工艺,在电池容量没有增大的情况下,续航增加了31公里。特斯拉的电耗到现在依旧很能打,这点确实值得国产车企学习,电控能力太强了。各位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2025年国补新政策确实给买车人省钱了:第一次买车的最高能补好几万;老国三、国四

2025年国补新政策确实给买车人省钱了:第一次买车的最高能补好几万;老国三、国四

2025年国补新政策确实给买车人省钱了:第一次买车的最高能补好几万;老国三、国四车报废能拿1.5到2万补贴;换新能源车的话,15万以下直接补车价10%,油车补1.5万,新能源补2万更划算。另外今年到明年底买新能源车还免购置税,里外里能省下不少钱。最近路上看到不少丰田bZ5,这车安全性能确实有点东西。丰田搞了个五层电池防护:车身能吸能抗撞;电池壳不带电,泡水也不怕漏电;冷却器和电池分开设计,冷却液漏了也碰不着电池;用的还是绝缘冷却液,比普通的高50倍绝缘性;加上24小时监控系统盯着电池状态。有人亲眼见过测试现场,车泡在1.35米深水里一小时,捞出来照样能开,电池完全没事。更狠的是把车从六米高空扔下来,底盘摔变形了,四个车门照样能正常打开。丰田工程师说特意加固了门铰链结构,哪怕车顶压扁了,车里人也有充足时间爬出来。前阵子有媒体拿它做碰撞测试,被80公里时速的车撞了,车身晃了下马上自己回正方向,全靠四大冗余系统兜底——刹车、方向盘、驻车、电机都有备份系统,坏了一个另一个立刻顶上。现在新车主看重的智能配置它也没落下。车里装了生物监测雷达,真把孩子忘车里,10秒就闪灯鸣笛,5分钟自动开空调,手机还能收到提醒。充电速度也挺快,半个钟能从30%充到80%,标称续航630公里的版本,夏天开空调实测能跑500多公里。最关键是价格到位了。入门款12.98万起,顶着国补能省两万,落地比同级国产车还便宜。老车主换车时算过账,国补加报废补贴能拿三四万,相当于八九万开走新车。现在4S店看这车的,好多都是家里有小孩的,看中的就是那套摔不烂的电池和自动报警的防护系统。
终于提车了!等车一星期,贷款15万,落地23万!无论现在的新能源再怎么卷,特

终于提车了!等车一星期,贷款15万,落地23万!无论现在的新能源再怎么卷,特

终于提车了!等车一星期,贷款15万,落地23万!无论现在的新能源再怎么卷,特斯拉还是第一,没有被任何车超越!特斯拉的三电系统是最优秀的!当初也考虑过很多车型,比如唐L、大众揽境,最后还是选择了新鲜事物-特斯拉!希望以后不会后悔!
美国终于有精英认清现实了!根据观察者网7月1日报道,美国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

美国终于有精英认清现实了!根据观察者网7月1日报道,美国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

美国终于有精英认清现实了!根据观察者网7月1日报道,美国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近日竟然直接绝望说道:“中国汽车的成本和质量,都远远优于西方!”而且,他还说,世界上70%的电动车,都是由中国制造,这是让他“最自惭形秽的事”。这个诞生于1903年的汽车巨头,曾经用流水线生产改变了世界,巅峰时期全球每三辆汽车就有一辆是福特造的。但现在,这位汽车界的“老船长”在电动车浪潮里明显有点晕船。法利这话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去年福特在美国电动车市场只拿下7.5%的份额,连特斯拉的零头都不够,而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二。中国电动车到底强在哪?首先是成本。举个例子,同样一款紧凑型电动车,中国品牌的制造成本比西方低30%以上。这可不是偷工减料,而是靠完整的产业链硬生生压下来的。再加上政府的“以旧换新”政策和新能源补贴,中国消费者买到的电动车价格比欧美便宜一大截,这在市场竞争中简直是降维打击。质量方面,中国汽车早就不是当年的“廉价货”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不仅安全性远超传统三元锂电池,还把续航里程做到了1000公里以上;蔚来的换电技术让电动车补能比加油还快;就连华为、小米这些科技巨头也跨界造车,把手机领域的智能技术搬到了车上。法利在论坛上就提到,中国电动车的车载系统能自动同步用户的数字生活,上车不用配对手机,所有数据无缝衔接。再看看西方车企的困境。欧洲的大众、宝马这些老牌厂商,转型速度慢得像蜗牛。大众去年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64%,不得不关闭三家德国工厂,裁员近万人。他们既要维持燃油车的庞大生产线,又要投入巨额资金研发电动车,两头拉扯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美国传统车企在电动车领域几乎毫无建树,市场份额全被特斯拉和中国品牌瓜分。西方在稀土加工、电池材料等关键环节严重依赖中国,一旦供应链出问题,整个产业就瘫痪了。西方不是还有技术优势吗?这话放在十年前或许成立,但现在中国汽车的技术突破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东风汽车最近刚拿到具身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认证,他们研发的智能座舱能通过AI大模型实现情感交互,底盘技术更是达到了L3级自动驾驶水平。这种“软硬结合”的创新,让中国电动车在智能化赛道上远远甩开了西方。更不用说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企业,早就从技术追随者变成了规则制定者,他们的专利数量和技术标准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这不是某个企业的失败,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迭代。就像当年福特用流水线颠覆马车时代一样,中国电动车正在用电动化、智能化重新定义汽车工业。未来的汽车市场,或许不再是底特律、斯图加特的天下,而是深圳、合肥这些中国城市的舞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去年全球卖得最多的车型,有点出人意外,居然不是特斯拉的Modely,而是丰田的

去年全球卖得最多的车型,有点出人意外,居然不是特斯拉的Modely,而是丰田的

去年全球卖得最多的车型,有点出人意外,居然不是特斯拉的Modely,而是丰田的RAV4,国内叫荣放去年一共卖了118.7万台,排在每二位的轮到了特斯拉Modely118.5万台,在国内也卖了48万多台。外资品牌卖得好的车型都有一个共同点,车型会不断的升级、换代,一直廷续下去。
理想六月销量不佳,马上出优惠政策了。五年零利息,低首付。类似特斯拉的策略。

理想六月销量不佳,马上出优惠政策了。五年零利息,低首付。类似特斯拉的策略。

理想六月销量不佳,马上出优惠政策了。五年零利息,低首付。类似特斯拉的策略。现在全款买车也是现金优惠1—2万不等。现在看七月份可没什么车企回收政策,反而还有不少加码的。看好了内卷帽子别乱扣啦。
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五周时间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排行。第一梯队:问界

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五周时间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排行。第一梯队:问界

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五周时间新能源大型SUV销量排行。第一梯队:问界M82.2万+的销量遥遥领先,第二梯队:问界M91.5万+销量屈居第二,第三梯队:理想L90.73万销量处于第三梯队,领克9000.67万同样处于第三梯队。第四梯队:腾势N9以0.33万+销量进入梯队前五,位居第四,首销期来的慢但去的快。
只要记住一句话,买车不纠结:三年不换车——买日系;六年不换车——买德系;

只要记住一句话,买车不纠结:三年不换车——买日系;六年不换车——买德系;

只要记住一句话,买车不纠结:三年不换车——买日系;六年不换车——买德系;终生不换车——买国产。虽然我对这句话不太认同,但是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确实耐造,而且质量有保障,安全性能极高。在市面上我们通常会见到各种品牌的新能源纯电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基本高达350公里以上,要是日常出行完全没有问题,部分纯电新能源汽车已经达到了500公里的纯电续航,长短途旅行完全够用。纯电新能源汽车对市场的冲击,燃油车的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纯电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就是配置高、出行成本低,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而燃油车的配置说实话一言难尽,在炎热的夏天,连座椅通风和独立空调都没有,乘坐在车厢里面,就和躺蒸笼里一样,遇到谁都会受不了。见过纯电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见过比较,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纯电新能源汽车完胜燃油车。这个观点肯定会被一直沿用!
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28.55万元7月1日,特斯拉官网显示

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28.55万元7月1日,特斯拉官网显示

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28.55万元7月1日,特斯拉官网显示,特斯拉中国将Model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至28.55万元,此前价格为27.55万元。
真倒霉,脑子一热花了5万买了个五菱宏光mini四门版的,开几天就后悔得想撞墙。本

真倒霉,脑子一热花了5万买了个五菱宏光mini四门版的,开几天就后悔得想撞墙。本

真倒霉,脑子一热花了5万买了个五菱宏光mini四门版的,开几天就后悔得想撞墙。本来想着买电车能省点钱,幻想每天踩着电门,省下油钱吃顿好的。结果呢?现实给我上了一课,电车这玩意儿,省钱?想多了!买车那天,我满脑子都是新能源环保出行的光环,销售小哥笑得像朵花,拍着胸脯说这车续航205公里,日常代步妥妥的。我一听,觉得这价格配这性能,简直天降好价。签合同的时候,手都在抖,不是紧张,是激动。可谁知道,这车开回家没几天,我就开始怀疑人生。刚把车开回家那几天,逢人就炫耀:“以后刮风下雨不用挤公交了!”结果没嘚瑟几天,麻烦事儿就来了。先说续航,销售说能跑205公里,可实际根本跑不到。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风,电量掉得比手机还快,能跑150公里就谢天谢地了。有次着急去郊区办事,想着来回120公里应该没问题,结果回来路上电量报警,吓得我赶紧搜充电桩,绕了好几公里才找到。更气人的是,充电桩要么被占着,要么出故障,等充上电,事儿都耽误了。充电也是个大麻烦。家里没固定车位,不能装充电桩,只能去公共充电桩。小区附近的充电桩,白天贵得离谱,晚上又全被占满。有次半夜12点,我实在没辙,大冷天开车出去找充电桩,排队等了半小时,充完电都快凌晨两点了。算下来,充电的钱省不了多少,还搭进去不少时间和精力。车小是方便停车,可空间实在太憋屈。上次帮朋友搬家,装了两个箱子就塞满了,大件家具根本放不下。周末想和家人出去玩,四个人挤在车里,腿都伸不开,后备箱连个行李箱都勉强塞得下。而且车皮薄,隔音差,上了高速风噪呼呼响,开久了脑袋直疼。现在这车停在小区里,我都懒得开。当初想着省钱又方便,结果花了冤枉钱,还买了个“祖宗”供着。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继续坐公交,省心又省钱。
卖掉油车,换插混车:如今开了一年多,终于知道网上说的都是真的毫不客气的说

卖掉油车,换插混车:如今开了一年多,终于知道网上说的都是真的毫不客气的说

卖掉油车,换插混车:如今开了一年多,终于知道网上说的都是真的毫不客气的说,插混只有比亚迪和其他,比亚迪的插混DMI真的太香了公司去年换了一台比亚迪腾势D9的车,用于平时公司用车和接待用车,我开了好多次,感觉是真香当时买的裸车30多万,落地将近40万了,纯电能跑140多公里,油电混动的话,油耗相当于六个多油在市区短途行车,我会把这当纯油的开,电耗差不多16个,真的跟新能源一样,起步没有声音,加速快,行驶比较平稳,还有动能回收距离稍微远一点的话,基本上就是他的混沌模式,但是起步这些比油车要好得多,特别静谧,行驶和乘坐感觉都很棒因为是公司的车,有独立车位,加装了充电桩,平时没事回来就把充电枪插上,补能这一块很方便平时满油满电差不多能跑快一千公里,像高速这种对插电不太友好的,都能做到极低的油耗和电耗,比亚迪的三电系统真的太牛了我跑高速的话,一般设置成50%的强制保电,感觉形势更舒适腾势D9的精华,在第二排,这个乘坐空间、座椅舒适度真的太爽了,再加上小冰箱,夏天来一罐冰镇饮料,真的太舒服了!
特斯拉欧洲受挫,中国车企崛起2025年5月,特斯拉在欧洲

特斯拉欧洲受挫,中国车企崛起2025年5月,特斯拉在欧洲

特斯拉欧洲受挫,中国车企崛起2025年5月,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大跌,仅售出13,863辆,同比降28%,创近年月度新低。与此同时,中国车企迅速抢占其空缺份额。上汽集团5月欧洲销量约为特斯拉两倍,成为欧洲电动车市场增长“黑马”。比亚迪等车企也积极布局欧洲,凭借价格优势、多样车型及本地生产扩大影响力。业内认为,特斯拉下滑因竞争加剧等因素,而中国车企靠性价比与更新速度实现突破,未来在欧洲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
为什么国人这么多人买特斯拉modely?因为特斯拉ModelY是全球车型。至

为什么国人这么多人买特斯拉modely?因为特斯拉ModelY是全球车型。至

为什么国人这么多人买特斯拉modely?因为特斯拉ModelY是全球车型。至于它好开不好看,能不能开,安不安全,都已经接受过世界各国消费者的检验了。而且特斯拉是目前你能买到的绝无仅有的一款车,既全球同标准,价格也全球同步。
蔚来与其他新能源车企的博弈已经连续写了好几篇关于蔚来的小文章,反

蔚来与其他新能源车企的博弈已经连续写了好几篇关于蔚来的小文章,反

蔚来与其他新能源车企的博弈已经连续写了好几篇关于蔚来的小文章,反响之好,我也没有想到。所以今天继续。蔚来如果坚持不把换电独立出去,坚持自己主导,将来能不能破局呢?我想了一下,还是有可能的。当然蔚来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是盈利问题,这也是蔚来现在被攻击的最多的问题。我认为蔚来自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蔚来许多研发已经被砍掉了,许多人被裁了,换电站的建设速度也变慢了,蔚来第四季度已经喊出盈利口号,那么蔚来真的第四季度开始赚钱了,对于其他新能源车企是个打击。第二对于愿不愿意买蔚来换电车,非常重要的是换电站的密度问题。我们看到江浙沪蔚来卖的很好,很重要原因是当地换电站非常多,已经快追上加油站密度了,在上海的蔚来换电站已经开始盈利了。所以换电站蔚来还是要建,但是建换电站要钱,蔚来现在也引入了很多民间投资者,搞类似于蜜雪冰城的加盟。第三就是现在其他新能源车企不愿意接受蔚来对换电的主导,但是其他新能源车企也并非联盟,也并非铁板一块,如果有车企为了利益转投换电这个赛道,并且也获得巨大利益,那么就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第四就是高层的意见,高层到底觉得超快充好还是换电好,是想推哪一边,还是静观其变,这可能是决定性的力量。所以现在虽然超快充的新能源车企占尽优势,但是与蔚来的博弈也并非胜券在握,未来被蔚来翻盘还是有可能的,我认为。图片来自网络
来看看新能源汽车品牌自建快充桩的榜单,累计到6月的数据,来自中国充电联盟,前三是

来看看新能源汽车品牌自建快充桩的榜单,累计到6月的数据,来自中国充电联盟,前三是

来看看新能源汽车品牌自建快充桩的榜单,累计到6月的数据,来自中国充电联盟,前三是埃安、特斯拉和蔚来。汽场全开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