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乾波出品 |睿诚研究院
导语
据睿诚研究院观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现需弯弓射大雕,还看今朝。
01
金霞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睿诚研究院梳理金霞的历史资料等,金霞大致经过了三大阶段:
1、起步期:1992-2010年
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位于开福北,成立于1992年,主打物流产业,最初规划面积52.3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沙市总体规划重点开发区、湖南省十大重点省级开发区之一、曾经一直是长沙市物流产业唯一核心园区。
据媒体报道,“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进步跨越最大的五年,园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58亿元,年均增长54.7%;完成物流企业货物吞吐量1432万吨,年均增长72.12;财税总收入由2006年的不足0.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54亿元,实现年均翻一番;新建市政道路26条,总里程达51.1公里等。园区先后获批“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和“湖南省物流示范园区”。特别是在2010年,园区荣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和“湖南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这标志着金霞经济开发区已跻身于先进园区行列。
2、扩张期:2011-2020年
金霞管委会曾经提出,“十二五”时期园区的奋斗目标是:“提升综合实力,争创国家园区”,力争将金霞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中部物流之都、城北工业基地、长沙加贸中心和现代服务新城,为长沙再造一个新开福,为湖南做强一个北长沙,为中部崛起一座服务新城。
其中,2014年、2017年,开福区先后两次实施大城北发展体制改革,明确由金霞经开区带“一区”(开福高新区(筹))、“一园”(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一中心”(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对大城北84平方公里实行统一的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策划。
此阶段,初步有了“城”的规划构想,慢慢从原来第一阶段的“经开区”与“园区”形态向城市化转变。
3、成势期:2021年及以后
即在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后,产业、城市快速转向高质量发展时期,曾经偏处一隅的开福北金霞区域,逐步回归城市范畴,并承担了重要的产业功能升级的历史使命。
2021年9月,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高标准打造金霞新城后,为落实上级战略要求,开福区第六次党代会将开福区城市发展布局调整为“一核一带一新城”,将金霞新城范围明确为南至捞刀河、西至湘江、北至沙河和望城相接、西至白沙河与长沙县相接,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即在金霞经开区84平方公里的管辖范围基础上,纳入了苏托垸、白霞、捞刀河口、竹坡等片区。
金霞新城包括金霞、青竹湖、沙坪、鹅秀、高岭、竹坡、白霞、苏托垸等组团,其中:金霞、青竹湖、沙坪、鹅秀、高岭、竹坡、白霞等片区已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
根据政府的最新规划,到2035年,金霞新城预计常住人口达100万,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主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打造成为“产城人”建设示范区、特色制造业集聚区、现代物流承载区、现代高端服务业融合区。
至此,“金霞开发区”蝶变为“金霞新城片区”,在规划层面完成了华丽转身,进入到人城产融合发展的新周期。
简析:
如上,从经开区到大城北到金霞新城片区,从52.3到84到140平方公里,从物流到智能物流+消费电子双轮驱动等,30年来,金霞基本每隔十年会有一个大的变化,一步步推进城市北进的发展梦想。
然而,整体来看,开福北及金霞的发展速度并不快。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总觉得金霞很难融进主流城市的概念里面来,多年来一直维持着“鸡立鹤群”的尴尬形象和地位。
因此,从上面三个阶段的发展也可以看出,不是十四五规划的引导,金霞或许还在过去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02
为什么发展得比较慢?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很多朋友也在思考,其中,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受浏阳河、捞刀河两条河流的分割,以及苏托垸湿地公园的生态隔离,北部板块一直与老城区保持相对独立关系。
这个观点只说明了两者的空间关系,我们觉得比较牵强。
个别朋友还举例了河西的情况,他们认为,因为岳麓山的空间分割,导致河西未能连片发展,似乎要以愚公移山精神去搬掉岳麓山一样。
有点似是而非。
为啥?
睿诚研究院认为,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交通不发达为后进者,难以支撑城市北移
其实,这么多年来,开福区北道路的建设是走得比较晚的,也就是近几年才实现了区域内纵横交错的四通八达的路网格局,同时,在地铁上也相对滞后,每一次去青竹湖一带,感觉要花很长的时间,在路上就不断消磨着北去的信心。
再从,房地产等项目的布局上,也可以发现大多数项目基本在芙蓉北路两边排兵布阵,这点也可以反映出以前开福北的交通情况。
第二,内外城的两极化格局,中间区段多年未能有效突破
最近两年,也就是鹅秀组团的保利1094项目进入后,才逐步打破了中间地带的沉寂,以往皆为中小型地产项目为主打,周南中学以北区域人口导流缺乏有效支撑,人城筑势无果。
故而,形成了内城强、金霞小、中间弱的类哑铃型区域发展结构,也造成金霞片区与主城严重脱节的现象。
同时,在产业上思考,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细节,即金霞开发区,基于一直来的物流仓储的优势产业定位,想融进主城也不可能,因而也无甚动力往这个方面思考和发展。
因此,导致内城灯火辉煌,开福北变成了开福区的“北极”,中间势弱的区域仿佛一座大山,把两端无形拉开了距离。
第三,产业功能布局上,金霞的口岸优势只能向外诉求
依托““铁、水、陆、管”四元化网络交通运输优势,金霞区域一度是长沙的物流枢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平台,在发展方向上就与内城的模式格格不入,很难融入到主城的怀抱。
霞凝港、长沙新港和铁路港等,有巨大的枢纽优势,不可能去舍弃。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无可替代的强大优势,金霞数十年都是特立独行的,无需与主城强融。
这也是造成其和内城两张皮的脱节状况。
所以,睿诚研究院认为,金霞的“超脱”,并非空间的分隔造成的,是上述交通后进、中间区域势弱和产业功能独特取向不同交织而形成的。
03
思考:未来何以北进“射大雕”?
据睿诚研究院分析,在2021-20235年主城区空间结构示意图上,如果把9个组团形象化联系起来看,就是一副典型的“弯弓射雕图”(见如下草图),即形成了以西、西北、东北和东边的五大组团为弓、西南和东南组团为弦,北中南组团为箭,其中南部形融城为箭尾、中步主城核心区为箭干、北部金霞为箭头之格局。
而且,还是一把已经弦已拉满且蓄势待发的弓箭图,风雷之气翻滚,跃然纸面。
这个图像,既是城市北进之规划、也是产业升级之要略、更是区域进化之要点。
利箭破局长沙城市的未来大发展,已成为十四五长沙的核心战略。
“产城人”,逐步转变为“人产城”之新发展模式。
另外,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箭头指北的发展格局?而不是指向东西或指南的态势呢?
首先,是东西两边已经有强大动能和驱动引擎,南部新城有长株潭都市圈加持,优势元素较多,相比较而言,北边积弱的态势在整个空间结构上看,比较明显。
从北二环(含东向星沙联络线)再往北到长沙绕城高速之间,西到江边、东到京港澳,整个合围区域内,仿佛是一道横亘在城市北进的“秦岭”,阻断了产业和城市向北延展的发展气脉。
所以,需要利箭往北来撕开发展的口子,打通产业等方面气脉不畅通的弊端。
其次,南部两个中心出现的“南强北弱”之特点,以及东西城产兴旺的局面中,整体上更显出北边的产城人的空虚度。
其三,金霞组团和北中心的发展,还有策动和助推望城高星、铜官丁字和苏托垸等相邻区域发展的要求,再往北推就是湘阴和岳阳的联动关系了,在长沙城市内是大城北的发动机,在城市外,是打通湘阴达到洞庭湖和长江的咽喉所在,因此,也需要一把出鞘利剑来劈开一条发展通道,以便实现城市内外发展之战略目标。
其四,在产业结构演进上面,前面20年太依赖于港口优势,而偏重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显得有点单一,在城市化和人口导入的发展上,力度不够,无势可借,产城也处于脱离状态。
故而,剑锋或箭头所指,其含义就比较丰富了,区位、产业、城市、生活等,既有良好的相关基础与优势、也有鲜明可见的短板及劣势,全城平衡发展,需要破开福北之困局。
我们认为,这就是十四五之后,政府要推出北中心、和在10大片区中金霞塑造成三大重点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主要原因。
部分分析,请参考我们以前发的《2023年,长沙为什么要加速推进南北双中心的发展?》一文,类似观点不再赘述。
接下来,再思考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如何有效破开福北发展之困局?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这并不是说金霞发展得不理想,今天,我们是站在全长沙的角度和高度来审视开福北的发展,以及基于与其他片区的比较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请勿误读。
从地图上观察,再开福区全境,从三一大道—北二环—绕城高速—汤加湖路四条横线,依次往北,其城市化程度及人气层层衰减,其间的分层现象特别明显。北二环以南的繁华烟火气与汤加湖周边区域的虚淡的人气,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
言归正传,如下:
如何化困前行,推动全城的发展,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据睿诚研究院独家观察,在破局策略上,政府已经在行动。
1、区域升级再造: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驱动
以前,金霞片区只在比较单一的区域或产业结构内发力,发展速度有限。
现在,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强省会及三高四新等战略要求下,昔日的躺平模式被急速打破,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是,区域版图和定位,被快速优化。
纳入到10个重大城市片区和三大产业功能区,从单纯的经开区裂变为“金霞新城片区”,不再是单一的产业发展诉求,而上升到城市发展的高度了。
在新的空间规划上,14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已经把绕城高速和捞刀河整个隔断区域纳入进来,以贯通金霞与主城区的联系,强化了城市的延展及联通作用,逐渐推动城市的发展北移。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向城市化挺进。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可能已经感受到了,金霞过去的强物流+外向型经济模式,与城市发展的核心模式相距较大。
据睿诚研究院观察,自纳入10大片区以来,金霞区域的产业结构在快速变化,甚至出现180°的大转换。
过去:园区坚守“一主一特”产业定位,“一主”即智能物流,重点发展医药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一特”即以物流为支撑、具有开放型特征的智能制造,重点锁定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IOT、手机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
现在:金霞经开区“十四五”主导产业是“一主一特”。“一主”即以物流为支撑、具有开放型特征的消费电子,重点锁定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IOT、手机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园区规划10.25平方公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沙(金霞)消费电子产业集聚区,打造“高端制造+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全球智能电子制造和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一特”即现代物流,重点发展医药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已形成医药、能源、粮食、商贸等优势板块等。
如上,“一主一特”产业结构及其定位没变,只是具体内容与方向发生了颠覆性转换,“主特”要素轮换十分明显。
这说明了什么?
睿诚研究院认为,其中,主要表达出,一个城市某一区域的产业发展,不能长期游离于城市发展的范畴之外,需要与城市一起同步变化。
也即,产城市某一区域产业的发展,有其相应的边界和功能。
脱离于城市的新发展趋势,单独发展某一或几类产业,产城难以融合和成为一个声音和一盘大棋,反而会制约城市的整体发展。
比如,国外的底特律等,仅仅考虑单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最后变成了国际上经典的死城的范例,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近期,随着我们睿诚研究院顾问团队对不同片区观察和思考的加深,对产+城融合的律动趋势感受越来越强烈。
以前是,无产则无人无城;现在是,人城产三元要和谐发展,否则,要不产业外移、要不再次出现城中村现象、要不就是工作和生活区域相隔很远变为卫星城之模式等,但在一个城市内,红线范围内都要产生更大的价值,最后皆要回归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这一根本点,新周期下,各个城市都在有限的空间里挖掘价值,因为突破边界就是他人的GDP。
城市有限、产业无限,需要高质量来发展,这也就是最近政府所倡导的“亩产论价值”的体现。
打破路径依赖,强化产城人的融合,开福北及金霞,在理念和视野上,需要与时俱进。
用消费电子等先进制造,替换现代物流,也基于城市的视角来转换的,这也就成为了金霞改变的必然。
2、城市内外解构:先强大自己,后带动周边
在城市新发展视野下,金霞虽然承担了长沙区域通江达海和城市北拓的发展重任,可区域内尚未整合成一张图及一盘活棋,导致长沙北拓等使命变得很空泛。
《论语》云:“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
也即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原则和重要思想。
达则兼济天下,在自己都不够强大的时刻,自己的底蕴空乏,兼济天下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此道理同样适用城市的发展。
目前,开福区有重重阻隔,不有效穿透裂变,在内与主城日行日远,在外增长效率有限,内外断裂,未来发展空间更窄。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事实上,开福北金霞区域,在新一轮城市竞争和碾压大势中,其问题已然愈加严重。
在长沙北端画地为牢,对过去模式抱残守缺,已经不符合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改变,方能找到新的出路,这并非危言耸听。
这也是,政府这么急去优化产业、变化定位、全局前进的一大核心背景。
内部北进、外部北上,于城市进化、区域经济、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等不同层面,破解金霞之弱势,于省内外的发展都有重大价值。
小结:
据睿诚研究院团队观察,“弯弓射雕图”,已然搭建出来,金霞的“箭头”地位日益凸显,能否内强区域、外辅周边,对开福区是一大考验。
内不强,必然外无有效支撑,北中心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假如,“箭头”区域不锋不利,未来长沙的发展也不能达成十四五的战略目标。
04
结束语
经睿诚研究院独家分析,综合观察金霞、开福北及长沙城市的总体发展历史,开福经开区律动到金霞新城片区,三十年来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跳跃,北城再也不是主城不疼、产业不爱的区域了,一切都在急剧变化。
原有的“北丐”之态势和低弱形象,将在人城产的新趋势下,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变化。
正如,许多官媒所说的:
城市北进,势不可挡;
金霞转型,与时俱进。
李云龙说,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在10大重点片区中,金霞之箭头位置及其独特价值,代表着长沙城市发展的“锋芒”所在,聚力于一点,如果斩破不了众多阻碍,开福区也将被湖湘子弟所鄙视。
诚然,在新的大趋势之下,这个可能性很低很小。
睿诚研究院也认为,未来,在南北双中心及三大产业功能区等核心要素加持下,开福北金霞片区必将会向阳而生,有效展现出更多的势能及力量。
你是否有同感?
最后,对开福北和金霞来讲,今日可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文为「睿诚研究院」(ID:hnrcyjy)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
如果爱
纸上谈兵,沙坪组团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就一条中青路 长青路是老的县路,天气不好 周六日必堵车,不修几天好的道路拿什么招商 ,不怪人家大企业不来,这配套来才怪
用户99xxx78 回复 04-15 20:31
确实在理,纵向路就靠一条中青路,一条开福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