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数3338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蒋介石是在西安事变之后,才同意放弃内战,联共抗日的。随后他就对西安事变的发起者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了打击报复。杨虎城被关押了十余年后在1949年被国民党特务所杀害,而张学良则被关押了50多年,直到1990年才被释放。
1999年,杨虎城的嫡孙杨翰来到美国拜访张学良,但是他的到来并没有让张学良感到高兴,反而让一向风趣幽默的张学良变得沉默寡言。正当杨翰即激动又紧张地见到张学良时,张学良看着这位故人之孙,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只是冷冷淡淡地说了四个字,“好的,谢谢。”
起初,杨翰只是以为张学良年纪大了,记忆有些模糊,亦或是被长期软禁导致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可是这一想法被一年后的张学良百岁宴打破了。第二年杨翰再次前往夏威夷,发现宴席上的张学良神采奕奕,讲话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当杨翰再次面对这位故人之孙时,态度并不亲热,也只是冷冷地接过杨翰带来的贺礼,客套性地说了句“谢谢”。杨翰这才明白,不是张学良对人不热情,只是不愿意提起当年的事情罢了。
一般来说人上了年纪之后,总喜欢回忆往事,也愿意拉着故人畅谈过往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涉及到生死的大事。可是和杨虎城一起合谋策划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张学良,为什么不愿意见故人之孙呢?当年的西安事变中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张杨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怎样呢?
杨虎城1893年出生于陕西蒲城县,14岁那年,杨虎城的父亲死于清政府之手,伯父也被人活活打死,亲人的相继离世让年幼的杨虎城越来越爱打抱不平。在正式参军之前,杨虎-城就已经是家乡附近很多组织的领导者。
1915年,杨虎城因看不惯袁世凯倒行逆施而下山抗袁,1917年,在护法运动中,杨虎城正式加入于右任的靖国军并担任左翼军支队司令,后来又参加了北伐战争,在陕西一带频立战功,因而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一方枭雄。
1927年,应冯玉祥的邀请,杨虎城正式加入国民党军队中,所率领的部下也接受了国民党军队的整编,成为国民党正规军的一部分。
1929年,杨虎城看见蒋介石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且与冯玉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杨虎城在两相取舍之下,毅然决然地率部队归附蒋介石。在世人的眼中,冯玉祥相较于杨虎城,有知遇之恩,杨虎城此举也因此被人看成是背叛,因此在杨虎城归附蒋介石之后,常常私下被人讥笑为“叛将”,但杨虎城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自己是弃暗投明。
与草根泥腿子出身的杨虎城不同,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家境殷实,有着“少帅”之称。1928年,日本人企图侵占中国东北,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年仅27岁的张学良被推上了中国政治的舞台。
当时的中国,外有强敌觊觎,内有军阀混战。坐拥30万东北军,丰富军事资源的张学良可是当时的“香饽饽”。 谁能赢得张学良的支持就等于赢得了战争。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三个势力集团联合起来反蒋,这次的倒蒋阵营规模庞大,国民党内部主要派系也闻风响应,势力范围一度超过了拥有中央政权的蒋介石。
在蒋氏政权摇摇欲坠之际,张学良派出10万精锐部队支援蒋介石,从背后进攻倒蒋阵营。这次的胜利,使得实力强大的冯玉祥军队土崩瓦解,再无东山再起之势。可以说,正是有了张学良这次的支援,使得蒋介石稳坐一把手交椅。东北易帜之后,张学良正式归附蒋介石政权,虽然名义上张学良听从国民政府的指挥,但私下,张学良和蒋介石义结金兰,成了结拜兄弟,关系密切。张学良本人也官拜中华民国海陆空副总司令,而此时的杨虎城却际遇尴尬。
归附蒋介石之后的杨虎城虽然凭借自己在驻马店战役,中原大战中取得累累战绩,深度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杨虎城本人也担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一职。从表面上看,杨虎城在蒋介石手底下节节高升,但是实际上,杨虎城自己心中也明白,蒋介石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嫡系,只不过把自己看成牵扯西北地区的一颗棋子罢了。
所以,与张蒋“如胶似漆”的关系不同,杨虎城与蒋介石之间,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也两种不同的关系走向,也奠定了后期处理蒋介石问题时的不同情调基调。
1930年底,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到达陕西与杨虎城共事。作为世家子弟的张学良自然是瞧不上作为泥腿子出身的杨虎城,觉得杨虎城是粗人。虽然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各有优缺点,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联合抗日,保家卫国。
1931年9月18日,日军大举入侵中国东北,并迅速占领东北全境。日军百万兵力横据关外,不仅仅奴役着成千上百万中国人民,还对中国腹地虎视眈眈,侵华的目的昭然若揭。
而此时的蒋介石依然忙着围剿中国共产党,鼠目寸光的蒋介石还固执地认为日军在帮助自己消灭共产党的力量,与此同时,日军也趁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占东北图华北,在中国大地上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很多爱国将领都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其中就有张学良和杨虎城。
1935年,张学良被任命为西北剿共副总司令,从张学良担任的职务来看,此时的蒋介石依然把消灭共产党作为自己的主线任务。但一心抗日的张学良对蒋介石的命令数次置之不理,这同时也与当时的杨虎城观点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共同目标,让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昔昔相惜起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迅速升温。
在此期间,杨虎城多次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张学良家里,一来二去,两家人的关系也逐渐熟络起来。张学良对杨虎城几个孩子也非常好,经常给他们讲故事,玩游戏。
1935年,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进行督战,以杨虎城为代表的几个爱国将领当面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但却遭到蒋介石的严词拒绝。在屡次面谏蒋介石失败后,杨虎城突然有了个“胆大包天”的想法,那就是“兵谏”。
但是兵谏需要张学良的配合与支持,杨虎城当然也知道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杨虎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加上张学良本身就支持联共抗日,就同意了和杨虎城一起联合兵谏蒋介石。
1936年,蒋介石邀请张学良和杨虎城参加自己举办的晚宴,宴会期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再一次就联共抗日问题劝谏蒋介石,可这一次张杨二人彻底摸到了蒋介石的逆鳞,宴会期间,蒋介石就着手解除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的兵权。
这就意味着张杨二人不仅没有劝谏成功,反而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知道劝谏无望的二人,在宴会结束之后便着手开始了周密的计划。
宴会当天夜里,张学良就软禁了蒋介石,杨虎城则指挥自己的亲近部下,扣押了当日宴会中国民党高官邵力子等人。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全国上下一片哗然,震惊了中外。虽然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最终目的一致,通过兵谏来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但是由于二人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不同,对蒋介石的情感基调不同,也使得在如何处理蒋介石问题上的二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甚至激烈的争吵。
国难当前,不能一直把蒋介石软禁在西安,对于如何处理蒋介石问题,张杨二人一直存在分歧,张学良认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让蒋介石回到南京主持大局,但是杨虎城则认为需要一直软禁蒋介石,必要之时必须杀掉蒋介石。
从张杨两人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杨虎城的顾虑。张学良对如何处置蒋介石问题上,主要是从国家大义角度来看的,张学良本人与蒋介石有着结拜之情,而且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之间关系很好,张学良的个人安危有所保障。
但是杨虎城不同,他是半路出家到蒋介石大本营的,对于蒋介石而言,杨虎城只是牵制西北地区的一枚棋子,并无其他更多的情感链接。虽然蒋介石嘴上答应联合抗日,保障两人的人身安全,但蒋介石心胸气度狭小,出尔反尔的事情之前发生过不少。杨虎城的担心也在情理之中。
张学良看出了杨虎城的担心,在看透了这一点之后,张学良决定单独行动。1936年,在周恩来的帮助协调之下,蒋介石终于答应联合抗日。张学良看准时机之后,随即开始了“放蒋计划”。等杨虎城赶到时,蒋介石已经坐上飞往南京的飞机了。
后来的事情证明,杨虎城的担心一半对一半错。蒋介石确实没有立即对二人进行打击报复,但是张学良从1936年开始就一直被蒋介石软禁起来了,直到1990年才恢复人身自由。而杨虎城则先被囚禁,于1949年,被毛人凤残忍杀害,以惨烈的方式早早结束了一生。
张学良坚持放蒋,导致杨虎城一家被杀害,对故友一家的愧疚,这也是张学良对杨氏后人无话可说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这种愧疚和歉意,对于年长的张学良来说,也不知道如何说起,从哪里叙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