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有很多选择。
但是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并不多,包括政策,以及楼市。
比如,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楼市分化。
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然在成型,各个城市往后的命运,将会出现天壤之别,咱们每个人也都被卷入其中。
这里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那些背井离乡去打拼的年轻人,终于有机会“逆袭”县城里日子舒坦的群体了;
坏消息则是,足足75%的城市没啥前景可言,说不定就包括你所在的那座城。
迈进2024年,“人房地钱”这个词被屡屡提起。
好多人没察觉到,这四个字,其实意味着城市发展战略有了根本性转变。
是不是不少人都特困惑,自己千辛万苦考上大学,跑到大城市拼命奋斗,等回到老家,却发现留在县城的一些人过得比自己还滋润、还轻松。
县城工作机会少得可怜,可为啥那些人还能财源广进呢?
说到底,过去咱们走的是均衡发展路线。
打从改革开放起,长三角、大湾区抢先发展起来,这么一来,全国城市发展就不均衡了。
为了平衡差距,国家搞转移支付,把发达地区的收入匀给落后地区,像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发展县域经济这些举措就来了。
不过,这些办法主要是靠大基建让当地城市面貌好看了些,真正的产业发展却没多大起色。
靠着转移支付和卖地收入,县城也学大城市大兴土木搞建设,这些建设资金,慢慢都流进了县城部分群体的口袋。
在外打拼的大学生回来看见,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但是,县城这类群体的舒服日子要到头了,因为“人房地钱”成了当下的关键。
这啥意思呢?
简单讲,流入人口越多的城市,能拿到的建设用地指标就越多,财政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人口越少的地方,能开发的地就少,土地收入也就少。
这表明城市发展从求平衡,转成求效率,让市场规律来主导资源分配。
这么一来,产业厉害的城市就能揽获更多发展资源,强者愈强,就是社群里提到的那全国18座城市。
反观那些一直靠转移支付的县城,还能有啥未来?
全国人口外流的五六线城市,占比高达75%,要是你的城市也在其中,那这可就是实打实的坏消息了。
无诸戏论
一线城市还没开始大降,在硬撑,有些人不甘心,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刚需没钱,必然大降,炒房的都急着卖房炒股,只是还没在股市布局好,还有的急着卖个高价回老家当土豪,谁也不愿烂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