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七月的最后一天,我们都没有等到传说中的“一揽子史诗级救市计划”的落地。
但是,在经历了七月下半月的一系列大事件之后,我们毫不怀疑,楼市正在迎来史诗级的巨变了!
01
7月14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发言人这样谈到房地产:“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彼时,敏锐的围观者已经从“供求关系深刻变化”的表述中,嗅到一丝调控政策继续放松的可能性。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当下形势做了一锤定音的指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一次,会议没有提到“房住不炒”。并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从“深刻变化”提升到“重大变化”,为后续政策的出台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天,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7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率先作出响应,发布了《支持协调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及《支持共享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其中与房地产相关的内容多达19条,涉及买房、卖房、租房等,重点集中于二手房及新房的减征契税、减免增值税等方面。这其中,“认房不认贷”被认为是激活市场、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的关键举措。因为很多城市的二房套首付比例高达60%甚至70%,房贷利率也比首套房要高得多。这一政策调整,将大大降低改善性置业的首付门槛和利率成本,释放被压抑的改善性需求。
此后,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深圳、广州三座一线城市迅速表态:要适时优化房地产政策,大力支持和满足居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02
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被称为“看得见的手”。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只手伸向房地产市场的目的,不是为拔苗助长,也不是要一巴掌捂死一个行业。而是为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漏洞与偏差,让它回到健康良性供需平衡的发展格局中来。
所以,我们看到:在房地产高速增长,市场过热之时,国家不断出台调控政策,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市场过热。如今,我国一个家庭平均拥有1.2套住房,房地产市场整体上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逆转,这个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总量短缺,而是结构性短缺。换言之,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房子住”进入到“有好房子住”的阶段。
在总量短缺的时代,政策出台为了是防止市场过热,房价过快上涨。而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子在总量上过剩的今天,曾经出台过的的防止过热的限制政策显然不适用。现在国家要做的,应该是防止市场过冷,释放被抑制的居住需求,让这个行业重新驶入健康平稳的轨道上来。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就纷纷进行了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整。政策的力度和范围有逐渐加强加大之势,但整个行业的复苏仍不明显。究其原因,
一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者收入下降,对市场信心不足。
二是之前的诸多调控政策对市场需求有抑制作用,特别是改善性的置业需求。
三是头部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调控政策仍然没有明显放松,市场复苏缺少领头羊城市。
如今,中央政治局定性、各部委加大支持、一线城市牵头打样。可以预计,在一线城市示范之后,各地各城将在限购、限贷、税费、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和购房政策相关领域,做出更全面、更精准、更具有力度的调整。
从这个角度看,今年下半年的楼市,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