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化的教育是一种高度病态的教育形态

踏浪乘风课程 2025-04-09 03:46:37

简而言之,教育无非就是拜师学艺:拜文学大师为师,可以学习大量阅读、写作;拜科学家为师,可以学习如何阅读科学书籍、进行科学实验、探索科学奥妙;跟着书画家学习书法绘画;拜武术人才学习武术、强身健体;跟着医学家阅读医学典籍、研究病理、治病救人……

随着社会分工以及现代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的空间在疯狂的扩大。然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视人类自然科学以及现代化生活发展现状,一门心思只是痴迷于一百年前确定下来的内容,沉迷在教室里背书做题考卷子,是最误人子弟的教育方式。

曾经写过一篇寓言:动物世界也富有国人的教育思维的话,狮子大王也要在动物世界里搞“应试教育”。于是,猎豹出了本奔跑技巧、雄鹰出了本《如何飞翔》、鲨鱼出了本《搏击海洋》……大致就跟时下推崇的各科教材一样。然后,狮子大王大力兴建学校,所有小动物都停止了原有生活方式,都被关在了教室里背书、做题,得分高的成为动物界的精英。

虽然,“精英教育”按在动物身上,显得有些滑稽,那么,在人身上就合理了吗?

虽然,世界各国曾经也都大致进行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几门学科的教育,然而,把学科教育精神演变成仅仅围绕教材背书、做题的,放眼全球似乎没有几家吧?

就好比国内的语文教育,片面痴迷于一些文本化的考试题,却很少让学生读书、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大量进行各种体裁作品的写作。却是自始至终,都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兜圈子。国内的文学大师考本国语文都不及格,试问世界上那些博学的大文豪们,会做国内的语文卷子?

钱老临终遗言:为什么国内培养不出一流的科技人才?这话绝非空穴来风,子虚乌有。邻邦的岛国,人口不及国内的一个省多,获得国际的科学奖、文学奖等数量远远超过十几个亿人口的大国。为什么呢?其实,放眼全球,把理化生等教育与观察、实验探索等扎实的科学技能培养脱离开的,几乎寥寥无几。国际上的科学工作者没有学过国内的科学教材,也没有天天做理化生考试卷子,然而,他们在图书室里阅读了更多的科学书籍,同时,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探索。

中国教育发展数千年,从先秦、到唐朝开创科举,再到腐败的晚清,封建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却没有一个读书人做过一张当代这般的语文卷子。如果让他们面对当代的应试教育,歇斯底里的天天除了考试就是做练习卷却不能大量读书,会做何感想?国外的文学大师、艺术精英、科学家们,又有几个真正做到门门考高分的?

应试化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扭曲的教育,成因皆为“独木桥”式的高考人才选拔方式。

教育要去应试化,先要改变现有的高考形式和方式。拓宽高考选材渠道,比如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素材的创作能力考察,选拔文学人才;分别通过理化生等相关专业的能力考察,选拔科学人才;通过历史、政治、哲学的文章答辩,选拔相关专业特长的人才……

如此,无论对于现有教育认知的转化,还是对于高校树立国际一流的学术形象,百利而无一害!教育过度执迷于一些天花乱坠的破烂考试题,而不注重各种劳动、实验等学科技能的培养,只会让国内教育成为国际上一道很不和谐的风景线,同时,制约了各大学科精神在国内的弘扬和推广。

4 阅读:110

评论列表

半月方塘

半月方塘

2
2025-04-09 20:15

应试化教学是批量生产同一标号的标准件,没把人当人看,你只是一颗螺丝钉。

水中族

水中族

1
2025-04-09 20:19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合理,合理成正确!如果谁突然告诉你大多数认知都错了,会不会被喷死。谁敢做这样的人。

致远

致远

2025-04-11 07:56

教师KPI考核也同样

早晨金色的阳光

早晨金色的阳光

2025-04-11 12:28

我们学校和家长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对孩子做人和道德品行的培养,只有扎下做人的根,才能避免孩子沉迷堕落、走上邪路、违法犯罪,孩子才能真正成才! 传统优秀文化经典、好书《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了凡四训》、《寿康宝鉴》、《百病寻源记》等;传统文化光碟巜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是做人的根,是重中之重的经典和好书,值得用来教育孩子,受用一生。可在网上搜看,也可以在网上各种购物平台上购买并送到家。 孩子学了做人的道理,扎下道德品行的根,就会懂得因果关系(明因识果),知道干坏事、违法犯罪后,就会产生不好的果报,从而自觉断除恶因,避免恶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踏浪乘风课程

踏浪乘风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