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6.16%,较2022年底增长了0.9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里,超过1300万农村人口迁入了城市。尽管城镇化增速有所放缓,但与欧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市化相比,我国城镇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还将有更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新居民。
对于新城市居民而言,住房是首要问题。由于房价高昂,多数人初期选择租房,待收入提升后再考虑购房。城市与农村生活差异显著,其中社区管理尤为关键。农村房屋多建于宅基地,拥有独立门户和庭院,由村委会管理;而城市则以高层住宅为主,由物业公司负责管理。
城市居民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小区事务,因此物业公司成为居民生活的帮手,提供现代化便捷服务。然而居民需为此支付物业费,这本是合作共赢的模式。但现实中物业与居民的矛盾频发,许多物业公司缺乏服务意识,将业主视为盈利工具,忽视居民需求,导致居民不满。部分居民选择拒缴物业费以示抗议。
面对抵制,部分物业公司采取极端措施,如限制水电、封锁门禁卡等,这不仅未能化解矛盾,反而加剧了冲突。近年来呼吁取消物业的声音越来越多,小区管理陷入混乱。物业问题不仅限于服务态度,物业费透明度也是争议焦点。幸运的是《民法典》对物业相关条例进行了完善,要求物业公司公示物业费收支细则,并赋予业主监督权,以激励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民法典》还明确了空置房物业费问题。过去不同地区对空置房物业费的规定差异较大,有的减免,有的全额缴纳。现在《民法典》规定,业主不能因未接受或无需相关服务而拒绝支付物业费,即空置房也需全额缴纳。这是因为物业运营成本基本固定,若空置房不交物业费,将给物业带来更大财政压力,可能导致物业费上涨,对已入住居民不公平。
总之,拒缴物业费无法解决问题。物业费是小区运行的必要费用,若对物业服务不满,可通过更换物业公司或小区自治等方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