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非定见”的《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建筑档案》2013-2022

构筑空间 2022-09-01 15:11:42

2013年,作为一个分界点,向前看是房地产的逻辑与算法,每一天都在做无聊的数学题;2013年到2022年,我们跳出爆炸式增长的商品房市场,才有了选择的权利与独立思考的空间。能感受到在做真设计,才能发现空间背后的力量,源源不断到来的是从触及土地那一刻,感受到诗意的蔓延与涌现,内心的话语与场所的话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理解的真设计。

每个项目,都走在与不同对象沟通的路上,不同的人出现、对话、反应,带着点诗歌的形态。或者是有力量的雄浑的,或者是绵绵细雨般的,某一刻,或者某几个人,我们所做的房子,都要回应一种基于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带点超越生活基本需求的诗性的状态。可以贴近人的身体与心灵,可以瞬间让你待在一个地方,或者了解一个地方,对我们而言,建筑设计就是像在写诗,大多数是在瞬间,却要在那一刻用尽以往所有的经验。

我想:做真设计,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支撑,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而自由的心……

2013

本着想做点创造性的建筑

宜宾住宅区丨关注设计价值的实现

宜宾住宅区效果图

邵兵(建筑档案主编,以下简称“邵”):2013年是青创中心的起点,你们是如何选择应对这个建筑大生产时代?

陈夏未(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主持建筑师,以下简称“陈”):2013年之前最主要的是快节奏下的房产项目。那时的设计不像设计,更像是道数学题,基本上每天都被业主紧盯着,工作强度大到设计师没有任何话语权、存在感,只是一个工具人。甚至 ,一周左右就可以画出几十万方规模项目的基本方案。

邵:我感觉这是设计行业至今仍在经历的普遍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个现象?

陈: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粗放型、爆发式增长的年代,设计师都是这么过来的。商品房市场开放之后,房产项目大概能达到城市建设的60%以上,在需求数量多、城市化进程快的状态下,需要快速造出足够多的房子来,那个时代,对于建筑师而言,也是一个赚快钱的最好时代。

宜宾住宅区卫星图-鸟瞰

宜宾住宅区效果图-鸟瞰

邵:柯老师怎么看2013年设计的状态?你平时参与这类型的工作有什么感受?

柯礼钧(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主持建筑师,以下简称“柯”):我们当时做宜宾住宅项目的时候,保留了中间这片坡地,而除了我们以外的其他单位给出的方案都是把场地全部砍平。当时我工作的年限还不长,但能感觉到设计工作的普遍氛围是无论拿到什么设计题目,大家都当它是一张平整的白纸来做。这和我们学习建筑学时的设计逻辑对不上,也一度让我质疑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原理是否已经不适用了。

邵:大家也没时间来推敲建筑是什么?人需要怎么样的房子,建筑物成为了一个强经济属性的商品?

柯:其实,市场上的商品房是已经被仔细推敲过、验证过的。当时流行某种风格,所有人就做这种风格,没有选择。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这笔账算清楚,把成本压到最低,然后按照甲方的要求一步步对应上去。整个过程非常枯燥无聊,很多设计师都坚持不下去,同时也觉得失去了一个设计师的职能。

邵:当它不用推敲、有一套公式、成为经济的一种算法时,建筑,也被推向了流水生产的大浪潮里。

柯:那时设计非常无聊,工作强度又大,常常会加一个礼拜班,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它里面也不存在设计的价值。

邵:在市场中,设计师只有经济价值,没有创造价值,你内心觉得设计应该是怎么样的?

柯:我和陈老师两个人一起做设计,针对同一个项目,会提出各自的思路、想法来进行探讨。我们的想法必然是不一样的,是在不断讨论、实践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把想法落实下去。做设计的第一步,是从设计师个人出发。

邵:那时候,设计师具体的工作有哪些?

柯:在很多颇具规模的设计公司,设计基本上都是流水线作业。某个人负责规划总图,完了交给下一个人做单体立面设计,做完后再分到下一个人专门画门窗或楼梯……设计的过程,就是把一个建筑拆解成很多细碎的零件,以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工作。很多设计师三四年之后,因为坚持不下去也就转行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设计院工作两年,只画过一些门窗大样、楼梯大样,完全失去了设计的意义。

宜宾住宅区效果图

邵:在那个时代里没有通过设计师来创造价值,或者可以这样理解,有10%是动能的状态,90%都是在大生产的体系里。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设计吗?

柯:宜宾住宅项目,比较让我们意外的是,我们的方案竟然中标了。我们自认为只是做了比较基础的东西,只是想让地块跟项目范围以外的环境发生关系。我们从规划里面,找到了一张项目所在地的绿道图,绿道从宜宾县城延续到我们这个项目就结束了,于是我们决定把项目中间的一块坡地作为绿道公园的延续,仅此而已。这一步思考虽然不算特别复杂,但会让别人觉得眼前一亮。

2014

从解决问题着手,“整合”了一个建筑

南都高尔夫别墅改造丨像是做细碎的手术

南都高尔夫别墅改造施工过程

邵:2013年,你们开始考虑做点跟你们认为的“真的设计”相关联的工作,陈老师觉得“真的设计”是什么?

陈:“真的设计”比较难定义。当我们去做一些小项目时,我们需要做更多决定,思考深度也会比之前深入很多。并且,小项目都是关乎人的尺度,非常有真实感,因此这类业主也会尊重我们的意见。其他项目落地环节,我们基本只是配合,做小别墅就需要全程跟踪,甚至主导很多事情。在做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的节奏会慢下来,会更多的深入思考,尤其在落地环节,我们积累了很多建造经验。

邵:思考,很关键,真正慢下来看设计,认真思考设计的时候,设计就产生了。

陈:是的,这样的节奏持续了几年,完成了几个项目后,回望一下,确实对我们影响很大,慢慢地我们就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

南都高尔夫别墅改造-技术图纸

邵:对商业开发别墅区进行了二次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上做了哪些层面的改动?

陈:在改造之初,业主会把这些问题、缺陷抛出来,交给我们去解决。我们的原则是不突破房子原有的轮廓,但可以把一层变二层,打掉不合理的梁柱。要把房子修得合理、完善,需要进行很细碎的工作,有点像做手术。

通过“偷梁换柱”,我们重新梳理了建筑的梁柱体系,空间结构更加完善;通过开启天窗,打通部分墙体,让空间更有趣味性和交流性;通过双层楼板建立空腔,解决泛潮问题,等等。

南都高尔夫别墅改造-施工现场

邵:要突破原有房子的局限性。

陈:这个是肯定的,因为商品市场,房子都是共性的,而使用者一般都是个性的,就跟我们买商品房一样,很多地方也会不满意,需要通过装修来完善。

2014

在乡村,学会与自然对话

安吉隐居山川丨颠覆、低调、谦逊

安吉隐居山川建成照片

邵:以“乡村”为关键词,你们在乡村的第一个项目是什么?

陈:安吉隐居山川的项目是2014年开始做,到2019年才完成。这是我们第一个在乡村设计的项目。

邵:柯工觉得你们第一次做的乡村项目如何?

柯:这个项目涉及的背景和之前的项目完全不一样,是一种颠覆的状态,需要思考的线索要扩大很多。在城里做设计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考虑周边的小环境,隔了一条马路或者隔了一排房子以外的东西基本不用考虑。在乡村不一样,我们需要在意周围的山水,甚至远处800多米高的山峰。

我认为,做乡村设计很重要一点是跟自然环境的对话,乡村中的建筑应该更低调、更谦逊,在城里做的设计往往需要争奇斗艳。

安吉隐居山川设计

邵:陈老师怎么看待乡村中的项目?

陈:我觉得乡村设计是个方向。2万方体量对比之前城市项目中,根本算不上规模,除去大部分房产,真正的设计范围大概只有几千方的规模。

但在无边际的大自然中,思考的界面大大开阔,场地外围的山脉,有一条溪流直冲下来,像瀑布一样,我们顺势引其作为场地的中心景观轴线,设置叠水和泳池,然后将房子依次分布在周围,再在竹林深处布置几栋小楼。第一次在大自然中尝试这种系统化的小建筑,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对话,很有趣。

安吉隐居山川设计-茶园SPA

邵:大多数的乡村项目里,依然有地产的属性在里边,这个也是,70%地产,30%理想。

2015

经历、参与、创造了一个历史建筑的重生

北山街69号改造丨一边施工,一边设计

北山街69号改造-从露天看庭院

陈:这个项目位于杭州市北山路69号,现存三幢房屋,其中一座是历史保护建筑。建筑共有两层,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堙没在游客如织的北山路上。

上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史莽先生曾在此居住,并为该楼取名为“集艺楼”,各界文人曾集汇于此笑谈烟云。算是非常有故事的小楼,但在西湖千年的浓厚底蕴中只是清淡的一笔。

北山街69号改造改造前原貌与保留的旧青砖

邵:这个项目是怎么找到你们做设计的?

陈:我有个朋友在房产公司做了多年高管,后来自己创业做高端定制,这个项目是他推荐的,刚起步一般都是靠身边朋友推荐。之前的一些别墅改造项目也是这么开始的。

北山街69号改造

邵:你们俩当时的分工是什么?

陈:基本上不需要分工,一般会各出主意,然后逐步融合。拿到项目后,我们都会先到现场找线索。

柯:线索往往不会在刚开始做方案的时候出现,而是等到方案做完,甚至施工图完成后,在改造的过程中线索才会慢慢地暴露出来。这种老房子,如果不拆,基本上很难知道它里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的。

北山街69号改造-庭院

邵:线索缓缓出来的时候,有没有和甲方商量过,你们要给的命题到底是什么?

陈:在不违背使用的前提下,大部分业主都不会提额外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想法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被业主接受。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完整呈现的延续中的重构,保留特色的,去芜存菁的,符合当代人诉求的。

北山街69号改造-阁楼与入口

邵:整个状态持续了多久?

陈:从设计到完成,大概15个月,我印象很深刻,是从2015年的夏天开始设计,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因为就在西湖边,所以经常去现场。

北山街的清晨

邵:所以,对这一类的长久没人居住的老旧房子的改造,首先需要做的是重新整理、梳理,建立它的骨架。

柯:这个房子特殊的点,在于它破旧的同时又是历史保护建筑,很多能用和不能用、该拆和不能拆比较难界定,这个过程我们折腾了很长时间。最初杭州历保办要求原样恢复,甚至门窗位置都不能改变。但施工到后面发现,我们想留的、能留的东西越来越少,最后只留下一面墙。房子拆下来的都是八九十年的青砖,每块砖上都有名字刻着,我们在后续的建造中把这些青砖用于砌院墙、围墙。

北山街69号改造

邵:现在再看这类旧改项目有没有遗憾?或者说觉得还有哪个地方可以再做的好一点?

陈:我们把这组历史建筑重整了,是慢慢成型过程。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可能是景观,地块内外大树林立,我们想法太多,做得太复杂,又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缺乏认知,当时第一轮种的植物基本全部废掉。最后,决定在大树底下种龙井茶,五六年后才长成现在的样子,这种紧邻建筑的户外小庭院我们也是一路学过来的,好在有现状大树压阵,总体还好。

北山街69号改造-入口石阶

邵:这个项目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即兴”,你们刚才提到原始经验的积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们能不断跟各种材料、场所、空间、细节去磨合,另外,在处理一些状态的时候,虽然即兴,但不是太常规化的状态,不媚俗,不拘束的时候,就会回归到事情的本质来思考问题。

2016

和村民一起,做一个装饰性不强的设计

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丨一对夫妻和一个木工,加上我们

吉安山川乡村记忆馆

陈:乡村记忆馆和安吉隐居山川,是同一个业主的项目。安吉隐居山川项目有房产要出售,于是乡村记忆馆在某一段时间内承担了售楼处的功能,后来才有乡村记忆馆的职能,执行总就是本地人,他想把当地的特产、文化、风俗汇集在馆内,同时兼顾办公、接待。

吉安山川乡村记忆馆

场地是租用的废弃厂房,业主想要用便宜的价格实现功能的转化,所以,我们建议他不要重新造,原来基础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房子本身只有基本骨架能用,后续参与建造都是村里工匠,主要是一对夫妻和一个木工。我建议把村里剩余的旧砖收购过来,并且跟工匠就如何就地取材进行了深入交流,没想到工匠对新旧融合的做法非常熟悉。

吉安山川乡村记忆馆-内部

陈:比如这栋房子屋顶望板很随意,都是废料凑合而成,所以我建议新做的部分也不要有规律,交流充分后,工匠们凭他们的经验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个项目建成发表后的流量非常惊人,被各类媒体反复转载。

吉安山川乡村记忆馆-侧面

邵:整体状态营造很清净,没有那么多花架子,全是骨架类的做法。

陈:确实,当时主要也是预算低,好在当地村民也认可这样的做法。

2017

藏匿于山谷,朴实而厚重

一览居·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丨运营,是一个新学问

一览居·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鸟瞰

邵:一览居的突破在哪?

陈:有效回应了场地的特征,茶园与松树,建筑最终设计成两层的度假小楼,一楼强调与茶园的联系,每个房间设置花园,花园之间用斜墙分割,墙体外端深入大地,与茶园融合。二楼则强调与松树为伴,能够俯视茶园。茶楼与松树,好像一个大地、一个天空。

一览居·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林中透视

邵:看之前几个项目会发现,你们的材料上多有红砖的因素,木构、钢构和清水混凝土用得比较多。

柯:在材料上我们没什么特定指向,都是用很常规的材料,旧木头、石头、金属等。

一览居·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室内

邵:你觉得开元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陈:开元森泊这几年一直都是文旅项目的代表,很多像王菲这样天后级别的明星都来打卡。模式非常创新,市场定位精准,运营业绩持续走高,至少在长三角板块是非常代表性的。

隐竹里·莫干山开元森泊

邵:怎么看待文旅项目?

陈:文旅是个大市场,主打“诗和远方”,听起来比较时髦,但其实非常注重运营。很多人其实都不大懂运营、市场,只是空谈理想。

这些年,我们从开元身上学了很多运营的知识,大致明白了市场需求,合理的商业逻辑。现在很多文旅项目运营不理想主要是投入太大,运营成本太高,产出确实不理想,很难持久。

星立方·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

邵:对投入产出的理解不到位。

陈:还有对市场的定位不同,毕竟是个很系统、很复杂的体系,绝不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2017

隐于山间,逃离世俗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丨重读建筑学的意义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

邵:芳草地是2016年开始做,2018开业的项目。当你们再来回看芳草地的设计,当时是如何组织场地的?有没有过运营前置的想法?

陈:没有,当时我们都不懂运营。好在业主有几十年经验,他们提供了比较完善的设计任务书,比如房间数量配比、餐饮配比、后场配置等都非常明确。我们在这个逻辑下挖掘建筑学的意义,比如如何组织空间、如何借景等,但是如果商业逻辑不成立,建筑学的意义就没有任何作用。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主楼局部

邵:对于这样文旅的项目来讲,建筑学的意义是后置的。

陈:我觉得对于任何商业项目而言,建筑学的意义都是基于合理的商业逻辑才能发挥的。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隐于山中的客房

邵:项目是如何介入的?

陈:这个项目并不算小,虽然单个建筑体量不算大,但它有200多亩的占地,也有完整的酒店系统和复杂丰富的地貌,工作量非常大。同时,这个项目也得益于我们前几年的积累和之前介入过一些森泊产品。

邵:大家对芳草地的反馈是什么样的?

陈: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个项目成为我们团队发展的转折点。之后的项目都是业主来主动找我们,这也是对我们的最好肯定,政府认为这个项目很好地保护了生态。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认同我们的理念,认为高端酒店就是奢华的。这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终于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茅草屋

邵:如今的民宿参差不齐,一旦选不好就会入坑。您的项目很多都是酒店类型的,那么我们现在提倡高端酒店的标准是什么?作为设计师有没有自己不同的标准?

陈:我不在意高端不高端,所谓的高端,也许并不适合我们。重要的是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营造出诗意的场景,让人在其中感觉轻松自在。造价上我们认为一万一平方左右的投资是理性的,毕竟很少人愿意去做亏本的买卖。

柯:我们不认为自己在做高端酒店,之前我们也没给它定义为高端。设计本身没有高端、低端之分。像马赛公寓,它绝对不是高端的建筑,就是经济适用房,但是这不妨碍它成为一个设计经典。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山上客房局部

邵:一旦来到这样带有文旅属性的地方,人们其实对室外环境的向往会更多。

柯:因为它的景观资源比设计本身更稀缺,在同一块地上可以建筑做成不同的样子,但这块地本身是很限定的,比方说这块地有富春江、乌龙山,资源就是核心。

邵:我发现在做芳草地的时候,跟这里的资源结合得非常好。它像是种在山上的一个房子,这种隐的状态是看不见的,我觉得这个结果来自于设计师给予资源充分尊重和合理配比。

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局部鸟瞰秋景

2018

静谧随性,墨染山水

杭州富春方外酒店丨设计,在方寸之间

杭州富春方外酒店-鸟瞰

陈:方外,是芳草地的一个延续,方外和蓬莱项目,都是2018年设计的,当时我主攻方外,柯工主攻蓬莱,当然过程中的团队交流很重要。方外酒店需要坐船进入,酒店地处建德乾潭“三江两岸”绿道溪西畈景区,富春支流胥溪西岸,置身于静谧山水之间,整体设计借山之走势,临水观微。

杭州富春方外酒店-局部

杭州富春方外酒店-客房

邵:我觉得方外好像是一个随性掉落在山里的小空间。芳草地体量大,所以看起来没那么碎,有大秩序在。我觉得芳草地的形式语言比方外要更强烈。

陈:芳草地的形式语言,也不是很强,可能船屋显得形式语言更强烈。方外的形式是隐而内敛的,它所在的位置是一块很安静的场地。很多人说方外适合45岁以上的人。芳草地看起来会更自然随意,而方外是渐进的、慢慢的游走,我们的逻辑也是结合场地特征设定的。

2018

人间仙境,一个有历史记忆的地方

蓬莱开元度假村丨恢复一座山的蓬勃

蓬莱开元度假村

邵:蓬莱开元度假村,好威武!

柯:蓬莱开元度假村项目,位于渤、黄海交界处,蓬莱阁在对面,半岛的左边是渤海,右边是黄海,气势非凡。我们当时第一次到北方去做项目,见到的是一个平山顶,我们初步判断是之前有山但被削平了。通过找历史资料来了解它的原貌,甚至几十年前的卫星图都找来了,发现它确实是慢慢被砍平了。我们在尝试让这个项目恢复这座山的气势,恢复它的天际线轮廓。

蓬莱开元度假村

这个项目相对学院派,是我们所做的为数不多的横平竖直的设计。这里亭、台、楼、阁都有,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当时也是想找回“秦风”。

陈:蓬莱,是个有历史记忆的地方,渤海、黄海在这里交界,秦始皇在这里求仙,八仙过海的传说也在这里。所以,我们把这个项目定义为“人间仙境,海市蜃楼”。

2019

寻找记忆点,实现社会性

嘉兴市老建委驿站丨保留一个城市以及其空间的不确定性

嘉兴市老建委驿站-入口街景

邵:驿站的项目,你觉得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陈:这个项目,是冲着研究社会课题去的,试图将城市碎片空间整合利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老城区肯定有很多碎片,驿站或公厕只是基本功能,主要是找记忆节点让人能够留得住。

在小空间设计上,这应该是做得最丰富、最生动的一次,没有特定的任务书,主要是出于建筑学意义的考虑,认真研究城市环境、场地,给出自己的见解。

嘉兴市老建委驿站-庭院夜景

邵:我们现在都在提建筑的社会性,尤其是在城市公共空间实现社会性是非常大的难题。你觉得设计师要怎么实现建筑的社会性?

陈:实现社会性挺难的,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对我们来说还是要做好设计本身,尽量挖掘地块的价值,找出特色,突出其公共性。

邵:社会性,有不确定性,而这一部分恰恰是需要抛离建筑的来思考的东西,另外一点是社会性本身的实现依赖于人的主动性。比如,我做一个楼梯,放一本书让人阅读,也就是建筑跟人如何对话的问题,以及其对话方式和对话关系的重构。

嘉兴市老建委驿站-室内空间

陈:还是需要让更多的人找到趣味点。小孩子在我们设计的楼梯跑上跑下、不少网红特意赶来拍照打卡,我觉得都很好。设计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就看你能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了。

2020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设计

升华·湖畔度假酒店二期丨建筑、景观、室内、灯光、标识标牌

升华·湖畔度假酒店二期-鸟瞰效果图

邵:疫情对你们是否有影响?

陈: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开始对文旅板块的冲击持续不断,对我们团队来说,刚好处于发展的关口,基于前几年的积累,我们在文旅板块已经有较好的业绩基础,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对于我们小团队来说完全不受影响,也为我们的项目选择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升华·湖畔度假酒店二期-效果图

邵:一体化设计相较于建筑设计,有哪些改善?

陈:‍从另一方面来说,之前我们的工作主要都是建筑设计,但经历了两个完整项目的全过程,我们深知,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迅猛崛起,对整体品质和细节的追求会有更高要求。我们也觉得如果只是做好建筑设计,对整体项目来说也会有较大的缺陷,各个工种各唱各的调,完整性较差,也会存在不少二次浪费。

升华·湖畔度假酒店二期-效果图

因此,我们开始尝试走一体化设计道路,依托先前的业绩优势和风景院平台的完整性,逐步开始完善其它专业下渚湖度假村规模较小,业主审美较高,对项目也愿意投入,是我们的理想选择。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设计,之后所有的项目都是这种模式。逐步整合了建筑,景观,室内,灯光,标识标牌等5个专业,基本涵盖了项目的所有环节。

升华·湖畔度假酒店二期-施工现场

2021

显于环境,关注场地

新昌大古云延度假酒店丨给予一种真实,回应一种诗性

新昌大古云延度假酒店-效果图

邵:你们是酒店专业户吗?

陈:酒店或者说文旅,是我们比较重要的部分,因为芳草地项目的影响力,很多人会找我们做酒店,我们也肯定不能辜负这来之不易的基业。这两年我们继续深耕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向,一个是文旅,一个是由驿站引发的社会性项目。

新昌大古云延度假酒店-效果图

柯:新昌大古云延度假酒店这个项目,整个建筑就建在悬崖上,就像镶嵌在悬崖上的飞石。

邵:我觉得新昌项目和蓬莱项目都是有很强烈属性的。

柯:两个项目都在强调建筑本身,因为场地赋予了它显性的意义。挂在上百米高的悬崖,在下面任何角度都能看到这个房子,就像飞机飞出去一样。

新昌大古云延度假酒店-效果图

邵:在这样稀缺的资源上,我感觉它像一个艺术装置,你们会给每块土地保留一个对望的属性。

陈:一般来说我们都会给予场地积极的回应。这个项目所在的场地是喀斯特地貌,本身非常红,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要跟它积极对话。这也是我们做的为数不多的比较张扬的项目。

邵:那是一种强烈的、真实的感受,也有诗性的、缓慢的感受。有时候你朗诵一首诗歌,我觉得那是你,跟甲方争辩时情绪激荡,我觉得也是你。

2022

不规则的编织,延续着运河的记忆

嘉兴后新桥·千里集创意文化产业园丨不规矩的设计

嘉兴后新桥·千里集创意文化产业园-效果图

陈:嘉兴后新桥项目位于运河边的乡镇上,现状是兵营式的,很整齐,我们想要打破它的呆板,变成所谓的“不规矩的设计”,把这些楼和线路编织、整合在一起。整体的肌理还是延续的,看上去更有动感。

嘉兴后新桥·千里集创意文化产业园-效果图

邵:我发现带有旧改性质的项目,挑高都非常高,我特别希望有可在上面游走的空间,它也可以是隐藏起来的。既然做了外部空间的织造,那里边可不可以织一下?

陈:其实也是延续的。我们会进行动态的思考,有意识地做点与众不同的、带有个人特色的设计。从开始的项目到现在,我们的团队更加成熟、默契,做设计从话语权到实现度层面,比以前更加从容。以前是硬拼硬打过来的,现在我们敢于拍板了。

嘉兴后新桥·千里集创意文化产业园-效果图

陈:虽然我们很随性,但是目标没变。一步步过来,了解之前所做的不足之处,只要状态保持好,还能挖掘更多的空间。

走多远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

我们不怕因为判断失误做不好,而是相信自己的专业积累,不可能每次判断都准确,判断错了也没关系,这将会成为一次宝贵的经验,帮助我们下次做得更好。

本文图片由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提供

0 阅读:22

构筑空间

简介:中国建设行业首家服务于建筑设计品牌的内容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