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15:柏拉图的《理想国》

永哥历史 2024-06-26 02:41:15

1、柏拉图的《理想国》仍然采用苏格拉底与格劳孔、阿狄曼托斯、透鲁西马库斯等对话的形式,内容共分为十卷,涵盖了正义、理想国家、教育、哲学、政治和灵魂不朽等诸多主题。通过《理想国》,柏拉图不仅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型,还探索了人类如何通过教育和哲学追求真理和善,达成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正义。

2、柏拉图认为正义是最高的善,是灵魂自身的适当状态。他将正义比作城邦中各个阶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原则,即每个人应当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干涉他人。在个人层面,正义对应于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这四个德行,每个人应当保持这些德行,以维持内心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3、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那些追求智慧、真理和美的人,他们能够超越感性世界,直面理念的本质。因此,哲学家具备了认识真理和追求最高善的能力,这使得他们能够理解和实践正义的本质。哲学家国王作为统治者,凭借其智慧和对真理的追求,能够制定公正的法律和政策,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从而体现了正义的理念。

4、《理想国》构建了一个根据人的天性分为三个等级的社会:哲学家王、守卫者和产业者。每个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德性,分别是智慧、勇气和节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柏拉图认为,只有当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适合自己天赋和能力的角色时,国家才能实现正义和达到理想状态。

5、柏拉图认为每个人的灵魂由理智、激情与欲望三个部分构成,对应于智慧、勇敢与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个部分各司其职、和谐协调时,就会产生出第四种美德“正义”。

6、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理性的人,维护城邦稳定有序。柏拉图认为受到教育的人像是从囚禁的洞穴中成功逃出来的人,他们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开启了别样的人生。而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就像是被关在洞穴中、背对洞口的囚徒,只能看到外界事物投来的影子,并一味认为这就是真实的事物。

7、柏拉图称暴君为“由人变成豺狼”的邪恶怪物。暴君是最早的专制独裁者,他们的种种恶行——独揽权柄、独断专行、专横暴戾、排斥异己、阴险狡诈、用暴力和恐怖来统治人民——成为后来专制暴政的模板。暴政是恶的天才杰作,暴君是发明暴政的邪恶天才。暴政制度中的统治者只关心个人欲望(尤其是权力欲),为了欲望可以牺牲灵魂,为了罪恶可以牺牲美德。

8、在柏拉图那里,一种政制变为另一种政制,推动的力量不是革命,也不是历史,而是医学意义上的健康衰退和疾病。就跟人一样,一个城邦(他的理想国)渐渐变得年迈体弱,健康日下,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衰变。政体的“疾病”加剧了这种衰退,经过几个阶段后,达到了暴政这个最严重的阶段。这时候,一个健康的城邦就整个垮了。

9、暴政统治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善良的人既然不能匡时济世,力挽狂澜,便只能选择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柏拉图说:“由于所有这些缘故,所以哲学家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他们就像在暴风卷起尘土或雨雪时避于墙下之人,看别人干尽不法之事,但求自己能终生不沾不义和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逝世,也就心满意足了。”

10、暴政之下,暴君无限放纵自己的权力欲和控制欲,而臣民则放纵他们的享乐欲和其他私欲,在暴君和臣民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私欲交换:臣民不挑战暴君的权力,对他的邪恶视而不见,暴君不干涉臣民发财和寻欢作乐,甚至鼓励他们在这条不归路上狂奔。结果便是整个城邦的“不节制、懦怯和无知”。

11、柏拉图说,暴君“为了自己的好运”,“必须与(优秀者)为敌到底,直到把他们铲除干净为止”。暴君的这种作为正好与医生相反,“医生清除最坏的,保留最好的,而暴君的去留正好相反”。在暴政之下,暴君用的是小人和奸佞,优秀者的处境会很危险。

12、暴君摸透了臣民的口味,按他们的口味来哄骗他们。暴君定于一尊,却会夸赞他的臣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富有智慧的人民大众。他知道“下贱”的臣民就好这一口,这种廉价的“食品”要多少有多少。他还知道,民众只在乎物质和欲望的满足,不在乎自由。

13、没有制度保障的说真话是找死,是鸡蛋碰石头,事实上,“真理总战胜迫害”的说法是一句令人愉快的谬言,人们不断重复这些谬言,直到它们成为常识,但所有的经验都驳斥了它们。历史上充满了真理被迫害压倒的例子。如果不是永远被压制,它可能会被抛到几个世纪之后。仅就宗教观点而言:在路德之前,宗教改革至少爆发了20次,都被镇压了”。

14、任何一个自由、正常的政治秩序的存在条件都是人们对他们共同认可的权威有所敬畏,不是因为害怕它的惩罚,而是因为它的正义和正当性,这个权威就是法。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们服从其他的权威——父母、老师、医生、领袖——也都是这样。

15、暴政之下,人民没有自由。暴君强行取代了自由社会里的所有权威,把他自己树立为唯一的、最高的权威。他这么做,不仅破坏了所有的权威,而且还从根本上摧毁了人们对待权威所需要的那种敬畏,剩下的只有野蛮人赤裸裸的本能性恐惧,“结果是,就像你所知道的,他们不在乎任何法律,成文的或不成文的,为的是逃避任何可能的主人”。

16、无论什么样的国家,都分成相互敌对的两个部分,一为穷人的,一为富人的,而且这两个部分各自内部还分成许多个更小的对立部分”。暴君可以很容易地统治这样的国家,因为“如果(他)……把其中一些人的财富、权力或人口许给另一些人,那他就会永远有许多的盟友和不多的敌人。

0 阅读:4
永哥历史

永哥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