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个不一样的话题。
过去,知识橘讲的更多是房企和行业的故事,拆解开发商的财务指标,从蛛丝马迹中窥探地产发展的方向,以及市场可能的路径。
现在,我们尝试从更加生活化的角度,去展现附着在土地上的城市、社区和日常。
在房地产的宏伟叙事之外,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环。
毕竟,大多数建筑实体都是人与人链接的产物,承载的不单是冰冷的水泥墙面,还有沉甸甸的人情温度和历史。
那么,我们尝试从广州的街区开始吧。
你认为,什么最能代表广州呢?
大家伙最先想到的,是不是以西关为首的岭南大屋、亭台楼阁,或者别具特色的广式早茶和人字拖,还有本地人身上市井而务实的气质?
但如果你来到东山口,或许能打破以上的固有认知。
在广州,你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碰撞、各类业态融合得如此之好的片区——
前有富有态度的潮牌店群,后有自成一派的中西别墅群,还有扎根已久的东山老广,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空间,浑然一体,自然生长。
上周末,我特意去了一趟东山口,感受这片神奇的土壤。
到达的第一站,是广州“含潮量”最高的街区之一——庙前西街。
映入眼帘的,都是穿着个性、打扮出众的潮人。
在这里,每个女生对面似乎都站着专业摄影师,每一个看起来寻常的街角,总有假装路过的身影。
无论是当下最火的围炉煮茶,还是在咖啡店门口捧着饮品闲聊拍照,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拐个弯,充满现代感的集合店或者潮流店,和传统老店毫无违和感地交融在一起。
我们统计了下,最近几年间,短短的庙前西街已经迎来了Bad Market、Labelhood、SND、Wassup等国内潮流品牌的加入。
但东山口不仅仅拥有这一面。
往东边的庙前直街和恤孤院路走,又是另外一番风景。
充满烟火气的广式街区,复古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突然涌现出来了。
瞅瞅这简朴的大开间门面,看看这挂着的“清仓10元”牌子,是不是有种上下九同款的感觉。
再往学校扎堆的方向走,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旁,分布着以红砖清水墙、柱式门廊、绿色琉璃瓦顶结合的洋楼建筑群,就像这样——
还有这样的——
每一面五彩斑斓的墙体,在年轻人眼中,都是打卡时的网红背景板。
遥想在清末民国初,军政、官宦、归国华侨在此买地建楼,建成市内最大的东西合璧低层院落式传统民居群,随后,才逐渐有了“有权住东山、有钱住西关”的说法。
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整个东山口的老洋房总计1000多处,至今保存完好的约有493栋。
特有的历史底蕴混搭着文艺气息,这儿留存着的,是广州被低估的生活美学。
从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角度看,东山口的成功出圈也有很多值得拎出来讨论的地方。
比如,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东山口爆火带来了巨大的人流,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喧嚣和垃圾。
两边是建筑物,中间的狭窄的马路上,不但车辆川流不息,还有左穿右插的电动车。
对于打卡的游客来说,不但拍照时十分不便,还要随时注意经过的车辆,就还蛮危险的。
而且,风靡小红书的红砖墙和黄色墙,就在广州市第七中学和培正中学旁,我逗留了15分钟,就出现了两组拍婚纱照的情侣。
也不知道这种商业化的行为,会不会影响宁静纯粹的校园氛围。
而影响更大的,是本地市民的生活。
在学术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城市士绅化”。
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街道开始出现网红店和连锁品牌后,因为租金和生活成本水涨船高,会挤压本地高性价比小店的生存,最后本地小店和原住民不得不离开。
近几年,东山口似乎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
去年公众号庙前直街研究小组曾披露,街道已经发生些许变化了——
两家葱油饼店关门了,东山口书城挂上了扶光书店的招牌,就连街头的兔司家烘焙馆,都变成了一家潮牌店。
又比如,在东山口,普通消费者的身影似乎越来越少了,某些场合消费者甚至会感到尴尬。
在西边的潮牌店和咖啡馆,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网红在摆pose拍照,但有实质性消费的顾客并不多。
东边的本地文化店铺,人流就更加惨淡了。
我们走访了几个小店,在周末这种节点,店员比顾客还多。
或许做潮流文化的人都比较有性格吧,有时看到店员板着一张脸,都不太敢走进去。
说实话,如果一个社区只有单纯观光打卡的游客,而不是稳定的回头客,是很难长久发展下去的。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广州的城市性格。
广州人一向低调、追求实在,不太会为没有实用价值、只有外壳的东西买单,买东西要讲价是很多老一辈的爱好。
所以,这也造就了广州有网红属性、且已成功出圈的区域相对较少。
而在东山口,来走走逛逛的普通人,大多会产生一种与潮人“不是一路人”的强烈感觉。
还能说说的,是地方的社区管理。
在东山口,政府管理的痕迹并不明显,更多是散发着一种无为而治的味道。
目前来看,除了改建东山菜市场、出台《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和一些常规路线导视图外,似乎没有看到管理层有太多的动作。
就连备受好评的菜市场,在实地走访后,我也发现很多槽点。
外立面建起了拱廊,但走进一看后,门口的台面和凳子都是灰尘。
刻有东山二字的logo掉满了落叶,看样子应该好一阵子没清理过了。
进到内部,除了新建的彩色连廊和地板的瓷砖铺装以外,与普通的菜市场没有太大差别,买菜还是给个普通的红色塑料袋,门帘的外围装修也是传统的模样。
就,和想象中的网红,还是有点差距。
想当年,上海与PRADA联名快闪时的乌中市集,外观是这个样子的——
PRADA的大LOGO和秋冬系列的印花墙纸,装潢上满满的国际范。
来源 | 公众号大师设计
就连送的提袋和蔬菜的包装纸,都打着PRADA的标——
来源 | 公众号大师设计
这氛围感和精致度,一下子就打响了这个“网红菜市场”在全国的知名度。
而即使在没有PRADA的时候,在小红书潮人们的镜头里,乌中市集也还蛮有腔调的——
内部是这个样子的,所有摊位统一装潢,干净整洁,质感满满。
相比之下,感觉广州是有尝试向上海靠拢的。
比如在外立面和地砖的铺排上,但可能气质和内核摆在那,又或许是后续的服务没跟上,昔日的网红就逐渐降级了。
说起上海的网红街道管理,也走在时代的前列。
武康路-安福路街区也是小红书的火爆打卡点了,两边摇曳的梧桐树,一排排的古建筑和潮玩店,无数游客蜂拥而至。
我们翻阅了公众号上海徐汇,发现今年街区所属的湖南街道已经召开了不下三次的大讨论、条块协商会和业态发展恳谈会了。
会议的主题,都一一切向了怎么维持本地慢生活和快潮流的平衡、如何让网红变成长红现象。
不得不说,官方在这方面还是挺下功夫的。
就拿一个小细节举例吧。
2020年,当获悉品牌“多抓鱼”有落户意向后,街道便联手相关部门主动对接,提供工商、税务一条龙服务,并派出团队全程服务。
反观广州,可能就全靠商户的天赋异禀,才能自由地百花齐放了。
最后,还是想多说几句。
尽管年轻人回到老城区,带来了不少聒噪和城市治理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老城焕新是一件好事。
这样,旧城才不会垂垂老矣,被遗忘淘汰在历史中。
但个中的尺度如何把握,就很考验执政者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