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浩志
3月18日,广州规划局公布《启动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建设项目》的通告。根据该通告,AT090927地块建筑已被同意限高为430~450米!这也就意味着,金融城的“限高令”官宣取消了。该项目如果盖出来,有望超越西塔,成为广州第二高楼。取消限高是好消息,因为限高也是制约金融城规划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作为地标的超高层,已经没这么“香”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不但不再崇拜超高层建筑,甚至越发谨慎。
首先,从买家和经营者的角度考虑,大家关注不动产投资的内涵远大于表面的华丽光鲜。不一定非得选头部,不一定尽可能选地标。比如关注升值的投资者,更关注地段的升值前景,主要看片区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增速情况,有没有地标建筑已经被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比如商业运营机构和一般商家,更关注常住人口的总量和消费力的增量。对商家而言,地标的广告效应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再比如刚需客户购房,更关注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配套。地标也只能作为景观资源,地位大大下降。简单概括,地标已经由过去众多衡量因素当中的首要位置,重要下降到了第二梯队。因为地标的带动效应已经明显下降,全国各个城市,甚至大城市各个区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超高层地标。超高层足够多,商家和投资者不够用了。
其次,开发商对超高层地标戒心越来越大。
一则这些地标建设投入巨大,少则数十亿,多则近百亿。这对企业的自有资金要求很高。目前房企普遍资金紧张,并没有太多闲钱敢碰这玩意;
二则地标变现非常困难,不少有强制自持的要求,就算敞开销售,以目前的市场行情,通过销售回笼资金周期都非常长。整体出让目前更是缺少资金充足的大手笔买家。就算有这类有实力的机构,也是来捡便宜的。每每开出极低的报价,也让开发商意兴阑珊。
三则超高层地标运维费用极高,由于是超高层,所以刚性的基础运维费用就很高。再加上在当前经济不景的形势下,招租招商极为困难,精打细算也可能入不敷出,出租率一旦偏低,便有可能陷入长期亏损,甚至想脱手都找不到买家。
四则前期不少超高层地标出现烂尾,比如绿地在全国多地的多个超高层项目。导致超高地标在二级市场上也不乏供应,这也对新供应的地标地块产生压力。
建议各地,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的新区,都少盖甚至停止规划超高层建筑,以实际使用需求为导向做城市规划。至于金融城,目前这个片区商办类物业供应和潜在供应量巨大。所以最近这几年参与开发商办项目的多为央国企。但也应该建立足够的风险意识。
不应该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