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想重建合理秩序的儒家整体规划,实现他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

让惨痛变得苍白 2021-06-04 17:41:29

明代皇权的高度集中和政治的极端专制,使士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虽然没有完全放弃对致君行道的向往,但也不再过多地去触及政治领域,而是转入思想领域,把主要精力放在探讨理、气、性、命等形而上的命题上,寻求客观普遍的知识和内心的体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崛起,以及恶劣的政治环境、与社会转型的内在矛盾和强烈冲突,也使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和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主体意识已经开始突显,僵化的理学教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这也为王学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王阳明处于这样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时期,政治的黑暗和天理的困境,是他不得不去面对的巨大挑战。

千死百难的经历和深刻自觉的思考之后,他认为道的承担者,不能仅仅局限于统治阶级和传统的士阶层,而是可以转移到每个人的身上,由所有人共同承担,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理学内在的理论缺陷,也可以用另一种途径,实现他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和重建合理人间秩序的儒家整体规划。

通过自下而上的觉民行道的路线,使一般个体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通过致良知完成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可以实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安定,这是他亲民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前提。

总的来说,从宋、明两代的政治生态考察,相比宋代宽松的政治氛围,明代的政治环境相对严苛和紧张。尤其阳明生活的明中叶,政治昏暗、党争不断,这使明代的知识分子,在学术路径和政治取向上,与宋代士大夫明显不同。

从儒学的整体发展来看,无论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还是汉唐宋明诸儒,都始终把平治天下,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并企图恢复三代之治、建构合理的社会秩序。

宋明之前的儒家知识分子,大多对皇权抱有幻想,采取得君行道的方式,寄希望于圣明的君主,自上而下地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使国家得到治理;宋明之后,阻于当时的政治生态和理学困境,儒家知识分子表现出觉民行道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对本体的重新规定和理论阐释,实现了对理学的内在超越。

由于当时外部的政治环境、阳明自身的经历以及其思想的变化,才使他有龙场一悟,这正是理学转向的标志、和他觉民行道政治取向的开始。正是理学的双重困境和政治生态的恶化、才使阳明去思考和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而龙场悟道则使他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他首先确立了道德实践的主体,认为道的承担者、不仅是知识分子也可以是普通民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致良知的方法体认天理。阳明认为人人都可可以成为圣人,都可以成为理的担当者,这也是他觉民行道和亲民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当道德实践主体确立之后,他就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贯彻他觉民行道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阳明所谓的觉民即是亲民,而觉民行道的实践便是他亲民仁民思想的落实。

余英时把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分为仁宗之世的建立期、熙宁变法的定型期、和朱熹时代的转型期三个阶段,认为两宋的士大夫都有回向三代的政治理想,并指出士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通贯宋代政治文化三大阶段的一条主要线索。

在这一基本理论预设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作出这样一系列的推断:宋代的士阶层是作为政治主体和文化主体的,到了阳明生活的明中叶,这种情况有没有变化?如果有,那么民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否可以成为明中叶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而这又是否与阳明的亲民思想,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如果有,那么这种关联何在?

可以肯定的是,在明代的恶劣政治生态下,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取向,由得君行道转向觉民行道,道德实践的主体,已经由士大夫阶层下移到普通民众,而这也使民众具有了承当文化主体的可能,并促进了民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从思想史和社会史的角度考察,这当然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与学术走向有关,但阳明作为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节点,与这种政治文化的变革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

0 阅读:19

让惨痛变得苍白

简介: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