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全球几乎都笼罩在通胀的阴霾之下,根据新闻报道,2024年初,受通胀压力和经济发展前景黯淡等因素影响,欧洲民众对消费普遍持谨慎态度。
根据IMF估计,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6.9%,较2022年下降1.8个百分点;2024年全球平均通胀率将进一步降至5.8%。
与全球大多数国家受通胀影响相反的是,我们国家居然出现了通缩的情况,老百姓不断把资金存到银行里。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4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人民币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其中,202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5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9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5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1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928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
到了2023年末的时候,居民存款算是有了一定减少,个人认为和银行普遍下调存款利率有关。为了刺激经济的尽快复苏,让广大居民把手里的存款拿出来消费,各大银行都在普遍下调存款利率。
《经济日报》数据显示,2023年存款利率经历了3轮较大幅度下调,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均有所下降,国有大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2%左右。
那么2024年,这种通缩的情况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吗?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最近央行释放的资金太多了。
先是3500亿的psl定向资金,然后是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用来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
然后前两天,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明确表示:
将于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本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
大量资金入市,即便有中小企业贷款用走一部分,剩余的绝大部分大家认为会流到哪里?
所以,通缩大概率是暂时的,未来缓慢的通胀会向我们走来。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应对通胀呢?股神巴菲特提出了“一句话”建议:
大规模刺激措施是当前价格上涨的一个关键原因,抵御通胀的最佳方式是投资自己的技能。
换言之,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成为某个行业的领头人,可以更好地抵御通胀的冲击。
个人认为,普通人应该专注于两件事情:
一是发展自己的技能,除了本职工作外,培养另一项赚钱的技能,这不仅能增加收入来源,还有助于财富增长;
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健康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当前时刻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对于普通人而言,提升技能、保持健康,是抵御通胀风险的关键策略。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这两点始终都是可靠的财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