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出现“三连降”,2024年房子或迎来“贬值潮”?官媒6字透底

楼市新观 2023-12-25 18:24:22

12月15日早上,2023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情况出炉。数据显示,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环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全部下跌,环比分别下降1.4%、1.5%、1.0%和1.5%.

其中上海的新房表现勉强好看一些,上涨了一点点,但是整体来看,一线城市的表现并不理想。要知道一线城市是全国楼市的风向标,因为人口的持续流入,楼市有较强的基本盘。楼市信心往往也是很足的,很难出现大面积下滑的情况。

可是如今在全国楼市下行周期里,一线城市也难以支撑,更不用说二三四线城市了,相信情况只会更糟糕。

虽然说楼市的各项数据基本都在下降,但是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规模有所上升。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成交量都出现了明显上升。个人认为这是利好政策短期刺激和以价换量的效果,并不会持久。

对此,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随着经济整体恢复,同时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优化调整政策的作用下,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指标继续呈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

放下楼市不景气的现象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受到近两年经济下行的影响,不少人面临着收入降低和失业的风险,尤其是在受到疫情波及的餐饮、地产、旅游等行业,裁员和降薪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购房的意愿显然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另一方面,楼市持续下行,房价不断下跌,购房者的消费意愿降低,对楼市未来的信心也在减弱。

从“房子稀缺”到“购买力稀缺”,楼市的本质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住房供求逐渐饱和,而高额的房贷和房价相对较高的收入比进一步压缩了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使得购房成为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当下楼市正在迎来“三连降”:

首先,人们的购房需求正在下降,从“房子稀缺”向“购买力稀缺”过渡。

城市更新和人口流入的20%城市圈都市群等成为未来主要需求。房贷透支和高负债率使得一部分人无力购房,加之城市房价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7%,对居民消费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其次,人们对楼市的预期信心在下降。信心被认为比黄金更为贵重,当购房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时,人们对未来楼市的信心逐渐消退,使得楼市复苏的希望变得渺茫。

再者,开发商的销售数据在不断减少,特别是千亿规模的房企数量更是急剧减少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0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其中TOP100房企11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29.2%,环比下降0.6%。销售额超千亿房企1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百亿房企10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39484.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22971.8万平方米。

2024年房地产市场是否会迎来“贬值潮”?对此官媒《经济日报》用6个字回应:无需过度担忧。

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一直没有变过,即便在今年众多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依然坚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不改变,让很多人对楼市的未来放心。

其次,保障房的大量建设,也为未来的住房需求打好了基础,防止楼市过渡上涨。

0 阅读:1
楼市新观

楼市新观

坚持推送最客观、专业的郑州楼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