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了瓜丝饼,早上的血糖6.2,晚上吃相同的饭,血糖也不一样

安静的柳树 2025-04-03 17:16:54

哲学上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也适用于控糖,晚上同样是吃了瓜丝饼,3月25号早上才5.5,今天早上就到6.2了。

昨天休息充足,中午睡了一个小时,晚上12点睡,半夜两点醒了一次,喝点水一直睡到6点10分才醒。

做好了早饭,没有再刻意踮脚活动,6点40分测测血糖,数据是6.2,虽然有一点点超标,也是可以接受的。

早上6点40分血糖

昨天的早饭简单,因为早上醒来的血糖是7.5,活动了一个小时才成了6.0,肚子不饿是一个原因,血糖高了,也会有心理暗示,早上就不敢吃干粮了,只喝了点玉米糊,多吃了点卷心菜。

少用点玉米粉,水开后先打入两个鸡蛋,加入两勺黑芝麻,喝这样的玉米糊应该是安全的。

上午骑自行车去体育场活动一下,微信显示有5000来步,傍晚又和老婆一起去市场逛了一圈,一天的微信步数就超一万步了,骑自行车也会记录一些步数。

中午吃面条,餐后血糖是7.5,虽然在安全范围,比正常人肯定要高一些,晚上儿子一般不吃饭,就会简单吃一点。

多次验证过,晚上饿着肚子不吃饭,早上的血糖也不会低,一日三餐都要均衡的少吃一点碳水才行。

昨天情况特殊,儿子打电话说下班后要去骑行锻炼一下,晚上就做了瓜丝饼。

六点半开始做饭,7点40分才做好,因为一边烙饼一边炸了小鲫鱼,一心多用,做饭也是紧紧张张。

先把冷藏的小鲫鱼快速收拾好,加点葱姜蒜、盐、料酒、生抽、山西老陈醋、白胡椒粉腌起来。

把一个大点的西葫芦擦丝,只用两勺面粉,加一把小香葱和四个鸡蛋,打成糊以后,烙了六个厚点的瓜丝饼和一个小薄饼。

腌好的鲫鱼去干净腌料,少加一小勺面粉,热锅冷油,小火先煎熟,开大火炸脆,表面撒点椒盐,可能是运动完肚子饿了,儿子也吃了好几条。

钓鱼的时候喜欢钓大的,吃鱼的时候却喜欢吃小的,小点的鲫鱼可以炸到酥脆,不用吐刺,老婆儿子就都能吃。

吃干喝稀,是传统的饮食习惯,现在一般不煮小米粥了,粥煮的时间长了,对控糖不利,少用一点点小米,只煮几分钟,小米煮开花了就可以关火,小时候叫“米汤水”,这样的米汤水,升糖指数应该不会很高。

多次验证过,吃点黄瓜拌豆腐皮,对血糖的影响不大,草莓也相对友好。

每天记录一下控糖的细节,对自己控糖很有帮助,3月24号晚上吃瓜丝饼,早上的血糖只有5.5,两顿饭唯一的区别,就是昨晚吃了鲫鱼。

人不能两次踏入一条河流,因为河水一直在流动,影响血糖的因素很多,除了饮食和运动,应该和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有关系,所以也不能下结论,说晚上吃了几条鲫鱼,第二天早上的血糖就会高一点。

虽然不能下结论,凭多次的验证,还是感觉和自己的体质有关系,晚上不能吃太多的高蛋白。

吃瓜丝饼为什么对血糖没有影响?只用了两勺面,半斤多面粉,六个饼吃两顿,一个饼只有一两面粉的样子,多加了蔬菜和鸡蛋,总的碳水还是吃的少。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血糖也不会无缘无故的高,做一日三餐,注重一点一滴的细节,血糖基本就是可控的。

1 阅读:382
安静的柳树

安静的柳树

感谢大家的关注